徐州丰县天师故里规划设计M5-B开题报告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的目的:宗教文化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则是促进这一资源价值的实现,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与旅游这种文化活动之间有着互补互助的作用,但是,宗教作为一种古老久远的历史现象,其本身的神圣性又与旅游这种极具世俗活动的本质相互排斥。
因此,通过天师故里研究设计,企图了解宗教文化与人文旅游的联系,并最终达到宗教文化景观与旅游发展和谐共存。
研究的意义:研究宗教文化景观与旅游发展具有多种意义1.对于宗教文化的保护意义 人们的宗教活动总是在特定的时空内举行,总是要通过一定的禁忌和仪式来表达与俗世社会的界限与分离。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国内研究概况:中国宗教文化景观可以分为两大线索:一个是中国传统道教开创的山林型宗教文化景观,一个是外来佛教开创的都市型宗教文化景观。
中国道教是土生土长的宗教,早期在道教建筑形制尚未形成前,中国道教宗教文化就已经呈现出山林化的趋势,以山而建,以洞而居,讲究朴素的天人合一理念,相比于同时期欧洲宗教景观的神圣性,中国早期的道教文化景观体现了一定的注重民生品质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到东汉时期,佛教引入中国,建立了中国第一座佛教文化景观白马寺,标志着中国宗教文化景观进入了都市型的阶段。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 徐州市丰县天师故里位于江苏省西北的徐州市丰县西南郊宋楼镇,占地约六十亩。
规划内容以纪念张道陵弘扬道教文化,同时兼顾丰县地区旅游文化发展为主。
另外,考虑到徐州地区是两汉文明起源,因此,在研究规划张道陵故里同时,亦要考虑徐州地区文化大背景,最终做到开发宗教文化旅游为主体,兼顾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
4. 研究创新点
本次调研规划通过采集以宗教文化结合旅游人文为切入点,将当地特有宗教民俗文化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相融合,用人文的眼光规划宗教文化景观,以此体现故里规划中的文化内涵与人文情怀。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