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佛教僧侣服饰色彩的流变开题报告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目的: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每一个民族、国家、宗教都有着自己的穿戴历史。衣冠服饰是衣食住行之首,是思想文化,等级制度,身份地位最显著,最充分的表现。僧侣服饰伴随着佛教文化的传入,受到各国文化的影响,形成了极具各民主特色的佛教服装,与世俗的服装有着明显的区别。它既是佛教教义的一种表现形式,又是营造宗教氛围与意境、引导僧众宗教之情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通过中日佛教僧侣服饰色彩流变的分析和概括,进而透视到两国佛教用色方式的不同所体现的不同的社会形态和意识形态。 意义:中日在服饰色彩上变化是比较明显的,色彩的转变必定与他们不同的佛教教义的演变,本文试图通过研究中日两国佛教僧侣服饰色彩的变化发展脉络及演变概况,考察佛教僧侣的着装思维及色彩观,进而揭示佛教教义的变迁,展现历史文化的传承与消融的合理变迁,体会佛教所倡导的哲学内涵和精神境界,探究佛教中追求的境界美。从而对宗教文化作出恰当的认识与评价。这个也是这个问题的研究价值之所在。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国内部分:现在对佛教僧侣服饰的研究比较多,有单独描写佛教服饰的学位论文比如葛英颖 《汉地佛教服饰文化研究》、温礼《佛教服饰文化初探》;期刊有陈悦新《佛衣与僧衣概念考辨》、曲健《解析佛教精神下的服饰演变》;还有书籍有黄强 《中国服饰画史》、赖永海 《中国佛教百科全书》、蔡子谔 《中国服饰美学史》。 国外部分:一般认为日本佛教的学术研究是空海大师开创的。现代学术意义上的佛教学研究由大谷大学的南条文雄教授、东京大学的高楠顺次郎教授、大正大学的荻原云来教授等学者留学欧洲后,引入语文学等西方学术理念与方法,再与日本传统的宗学和汉文教育相结合后形成的。日本佛教研究的范围极广,大致上是从印度的宗教、哲学、文学、历史、佛学,到世界各国所传的佛教教义、教团、数典,乃至于特定的个人,或某人的某一点思想和事业。 参考文献:[1] 白化文 汉化佛教法器服饰略说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8.12 [2] 蔡子谔 中国服饰美学史 河北美术出版社2001.10 [3] 陈悦新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09.02 [4]郭慧珍 汉族佛教僧伽服饰之研究 中华佛学研究第三期:中华佛学研究所发行 1999.3 [5]黄强 中国服饰画史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1[6]季羡林 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7.05 [7]赖永海 中国佛教文化论 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 [8]杉本正年 中国古代的服色及其思想背景 成都:成都大学学报 1995.[9]石宪 日本佛教绘画《布袋和尚》 上海:东方收藏 2012.02 [10]温礼 佛教服饰文化初探 西安工程大学 2007,03 [11]于春波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僧尼形象浅析 黑龙江:克山师专学报 2004.04[12]僧侶篇:鷲尾順敬編集解説 東京:雄山閣出版1980.12 [13]西嶋和夫 仏教:第三の世界観 所沢:仏教社 1970.1[14]ひろさちや 日本仏教の創造者たち 東京:新潮社 1994.8[15]牧伸行 日本古代の僧侶と寺院 京都:法藏館2011.4 |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回顾中、日两个国家佛教传播的历史轨迹中,僧侣服饰的色彩变化是比较明显的。佛教僧侣服饰不仅追求外在的庄严美,更要追求内在的境界美。其中外在庄严美主要表现在和谐、朴素的外在感觉上;而内在境界美主要体现在内在教义上。 本文将以佛教文化与僧侣服饰色彩的关系为切入点,以中国、日本这两个国家佛教传播作为线索,结合分析现有的资料文献、绘画及诗词歌赋、小说等的文学作品,通过对佛教传播地域的不同、不同国家社会的变革、教义的新解读、人们服饰观念的变化,分析佛教僧侣服饰及其色彩的流变的历史轨迹,概括和分析佛教僧侣的主要服饰形态和流变规律,剖析中日僧侣服饰色彩流变的差异性以及形成的原因,考察佛教僧侣的着装思维及色彩观。进而透视佛教教义发展的轨迹,同时深入分析不同国家佛教僧侣服饰用色方式所折射出的两国不同的社会形态和意识形态,展现历史文化的传承与消融的合理变迁,从而对佛教文化作出恰当的认识与评价。 はじめに1、仏教の形成 1.1インドにおける仏教の形成と発展 1.2仏教服飾の形成 2、中国における仏教の初形成 2.1仏教が中国文化との融合 2.2中国僧侶服飾の変遷と確立 2.3中国僧侶服飾の色彩における仏教思想 3、日本における仏教の状況 3.1日本における仏教の隆盛 3.2仏教が日本文化との融合 3.3日本僧侶服飾の革新 おわりに |
4. 研究创新点
特色:本文将注重抓住具有代表性的佛教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尝试综合现有的研究成果,对不同时期、同一时期的不同国家之间佛教的僧侣服饰的颜色分析,展示出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佛教僧侣及人们的审美趣味及色彩观,从而揭示佛教教义发展的轨迹,探究佛教中追求的境界美,展现历史文化的传承与消融的合理变迁,从而对佛教文化作出恰当的认识与评价。 创新:现在对佛教僧侣服饰的研究比较多,成果也很丰富,但总体上还是比较零散;从色彩美角度的研究还是比较少,因此,对不同时期的佛教僧侣的服饰色彩进行针对性的研究是一项非常有意义工作。 |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