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延中绿地植物配置与群落景观调查开题报告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植物群落是城市绿地的基本构成单位,是城市绿地系统生态功能的基础,是提高绿地景观丰富度的前提,也是城市绿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构建科学、合理的植物群落结构才能使绿地稳定、高效和健康的发展。因此,研究城市绿地植物群落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城市具有重要意义。上海市是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中心位置,城市绿化建设走在全国的前列,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上海市旧区是指内环线以内的浦西部分,历来是地价房价最高,也是最拥挤的地方,从专业角度而言,就是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最高的地区。以前,虽然旧区密度最高,但是工作和生活设施集中在这里,郊区交通又不方便,大家仍然往里面挤,多年来一直是占绿建房,导致密上加密。近年来大规模的旧城区改造,新建绿地面积不断增加。占地23公顷的延中绿地脱颖而出,位置中心,面积大,标志着旧城改造的主旋律。研究目的在于以上海延中绿地作为调查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结合生态学原理,对其植物配置和群落景观进行综合分析,对现有公园植物配置提出进一步优化的措施,并就构建生态效益高、物种多样性丰富、结构合理的植物群落景观提出有效的建议。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我国国内概况: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城市绿化工作才真的有了较大的发展,城市绿化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从城市绿地指标来看,从1986年到1999年,全国城市绿化覆盖率由16.86%提高到27.44%,绿地率由15%提高到2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3.45㎡提高到6.52㎡。深圳、珠海,上海的浦东新区等位于改革开放前沿的城市,绿化水平相对较高,城市生态环境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成为中国新兴城市的代表。
但是,由于种种历史及现实原因,我国城市绿化的总体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还有较大差距,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建设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如: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本课题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以上海延中绿地作为调查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结合生态学原理,对其植物配置和群落景观进行综合分析,对现有公园植物配置提出进一步优化的措施,并就构建生态效益高、物种多样性丰富、结构合理的植物群落景观提出有效的建议。
研究计划:
(1)1月13日~1月20日:查阅国内外相关资料,形成综述。
4. 研究创新点
(1)在不同季节,时间对延中绿地的植物景观进行调研,得出不同时间节点植物的造景作用。
(2)结合周边绿地植物绿地群落对比分析。
(3)结合海绵城市的概念,对延中绿地的植物生态作用进行分析。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