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性城市更新视角的棚户区居民拆迁安置意愿调查研究——以南京典型地区为例开题报告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与意义:近年来,由于国家对棚户区改造的重视,各地都在开展棚户区改造项目,有关棚户区改造的研究也得到了迅猛发展,但仍有部分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棚户区改造作为城市更新的一部分,城市化是棚户区形成的主导因素,也是导致棚户区改造中主要矛盾产生的原因。城市化常常是由政府主导,居民被动的表象的城市化。棚户区改造也大多是由政府与开发商主导,居民被动迁移的表象的城市更新。尽管有许多研究指出了这一困境,但大规模而快速的城市化与城市更新仍旧难以实现其内在标准,即以人为本,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提高居民综合素质,使其真正融入城市生活。就棚户区改造而言,基于棚户区现状条件差、不适合居住等现实,全国的棚户区改造大多以拆除重建的方式进行。因此,拆迁安置成为棚户区改造的主要内容。拆迁安置可以分为拆迁、补偿与影响三部分内容,拆迁涉及是否拆迁、如何拆迁等问题,这主要是政府行为,本文中不予讨论。补偿与影响关乎居民切身利益,也是考量城市发展状况决定性因素。因此,对居民拆迁安置意愿与利益需求进行调查,梳理拆迁安置过程中的利益关系、行为逻辑、组织模式以及保障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南京于2017年出台了《南京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办法》,将拆迁安置的具体政策制定下方地方政府,希望能够结合各个地方的不同现状与要求。以南京典型地区为例,研究在新政策下棚户区拆迁安置政策的改变,剖析居民的意愿与利益诉求,以寻求更为包容和以人为本的拆迁安置办法。
研究目的:本研究主要从包容性城市更新的视角对棚户区居民拆迁安置意愿进行调查研究并以南京典型地区为例进行探讨,以期达到下列目的:1.总结棚户区居民拆迁安置意愿与利益需求2.引入包容性增长理念,分析棚户区改造过程3.剖析棚户区改造现有模式并探索改进措施4.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国内外同类研究概况:
1 国内同类研究概况
1.1 国内棚户区改造的相关研究概况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本文从四个部分对课题进行研究:
第一部分是本论文探索基本情况的综述,
第二部分结合国内外关于拆迁安置的研究,对棚户区居民拆迁安置意愿进行调查研究,对我国拆迁安置的现状进行剖析。
4. 研究创新点
从棚户区居民的意愿出发,分析南京典型地区参与棚户区改造的居民或与之利益相关的政府、居民以及相关机构的利益关系与各自的诉求,将包容性城市更新理念引入棚户区改造的研究中,从伦理学的义务论公正观出发,寻求棚户区改造在利益分配上的公正性与在运作机制上的正当性安排。按照包容性城市更新的分析框架,分析现有棚户区改造的价值观、参与权、共享权(众筹)和保障权,提出包容性棚户区改造的实现路径,对现有棚户区改造提供了实践指导。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