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拱三维虚拟仿真模型设计(1)开题报告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中国的古代建筑,是以木构为主的建筑体系,凡重要建筑、纪念性建筑必须使用斗拱,它是我国古建筑宝贵文化的传承。
现如今有关于斗拱的研究成果绝大多数是以文字、二维图形方式表达的,而斗拱是一个复杂的三维构造系统,仅仅依赖二维图纸条的件下的抽象思维,很难得以透彻的认识和领会,这对斗拱的学习与研究无疑是一个严重的制约。
虚拟仿真(virtual reality)简称vr,其逼真性和实时交互性为系统仿真技术提供有力的支撑。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美国是研究虚拟实验较早的国家,1989年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william wulf教授提出了虚拟实验室的概念,多所高校、研究机构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其中高校的研究以虚拟现实校园与虚拟实验室为主,如麻省理工大学开发的mit microelectronic web lab、美国中央佛罗里达大学教育训练研究院建立的vsl虚拟系统实验室、圣何塞州大学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校园虚拟现实技术等。
美国宇航局(nasa)在虚拟视觉技术方面做了很多研究和工作;林登实验室发行的第二人生也是虚拟技术的典型应用范例之一;美国学者还将三维虚拟仿真技术在服装领域有所应用。
欧洲的虚拟现实技术研究主要由欧盟的许多计划支持,其中不乏许多知名的虚拟实验室。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1、 主要研究内容:⑴ 宋式斗拱的结构、制式、连接方式、组合方式等二维图纸资料查找与收集;⑵ 根据二维图纸建立斗拱三维模型;⑶ 运用交互式三维虚拟仿真软件设计交互界面及展示文件。
2、 计划:⑴ 2017.12.8-2018.2.20:文献检索,资料收集,归纳整理斗拱及三维虚拟仿真的相关知识;⑵ 2018.2.21-3.31:制作斗拱三维虚拟仿真模型;⑶ 2018.4.1-4.30:接受中期检查,设计并制作交互式展示文件;⑷ 2018.5.1-5.31:论文撰写及修稿;⑸ 2018.6.1-6.5:答辩,完善、提交设计定稿。
4. 研究创新点
1、运用动态三维模型自由地展示斗拱,交互式的三维虚拟仿真体验模式。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