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详细-开题综述网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浅析电影《死亡笔记》中弥海砂的性格特征开题报告

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018届毕业论文日程安排:2018年1月20日前完成并上传开题报告与文献综述;3月底前完成初稿的写作;4月9日-20日中期检查;4月下旬至5月中旬修改论文;5月15-20日抽查;5月25日前提交评阅;6月2日答辩;6月15日前完善、提交论文定稿。

《死亡笔记》真人电影改编自大场鸫原作、小畑健作画的漫画《死亡笔记》,前篇于2006年6月17日上映,总票房达到28.5亿日元,观众人数达到223万,并且在中国香港引进后创下日本进口片最高纪录。

电影后篇于2006年11月3日上映,三天的票房收入就达到12亿日元刷新了日本电影年度最高开局记录,而根据华纳bros的最新统计,后篇的票房收入突破51亿日元。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针对《死亡笔记》本身的研究1.罗开荣、付春玲(2008)提出《死亡笔记》所表现的是与现社会的制度、法律、生命价值等有一定背离的狭义极端的正义观,对儿童造成了负面影响,必须从人类良知,制度的公正性的角度纠正对此认识的偏颇。

2. 王霖(2010)阐述了《死亡笔记》上映后在中国引起的巨大反响与动漫文化的内涵,总结了其中影响并塑造着青少年的因素,提出建设中国本土动漫文化对青少年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二、以《死亡笔记》为素材对日本社会的研究1.杜晓杰(2015)通过描述《死亡笔记》夜神月为了构建自己的理想社会而肆意屠戮生命及其他日本作品,反应日本文化在宣扬拼搏、梦想、仁义等价值观的背后,却隐藏着崇尚暴力、狂妄自大等军国主义思想的两极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

首先对《死亡笔记》中的大背景作分析与阐述,开始概述弥海砂的人物形象,分析她的形象塑造的缘由,以及她作为一个偶像所表现出的形态与性格。

随后对比分析她在偶像的背后的形象与性格,分别从她的盲目追随主义、无私奉献主义、自我牺牲主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与探究,以遭遇变故之后、遇到基拉之后、忘记基拉之后、基拉死后为时间点分别论述她的情感变化,并加以阐述她以夜神月作为她的人生追求与标杆,她的正义观、她的人性以及她的底线等等都因夜神月而存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现有研究中对弥海砂的研究尚无人提及,本文研究时以历时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分析弥海砂这一人物特点,这是本文一大特色。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