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梅林大道北段道路景观设计开题报告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周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设生态城市的愿望日益强烈。
城市道路景观是城市景观的窗口,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
城市道路作为人们认识城市的主要视觉方式和了解城市的主要通道,道路景观设计是为城市的整体形态增添色彩。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在景观设计学还没有得到重视和发展起来时,道路景观设计被称为道路绿化,分布于道路周边起到装饰作用,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经济的不断发展严重的生态平衡影响了人类的正常生活,道路绿化开始发展成道路规划,设计等综合性工程。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道路建设成为中国基础设施的投资热点和重点,道路建设尤其是道路建设规模迅速扩大,现代化程度日益提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有关道路景观设计研究主要有:1.我国的城市道路历史发展研究。据《周礼》记载,在两千多年前的先秦时代就已沿道路种植行道树,唐玄宗开元时期定有路树制度,首都长安南北11街,东西14街,布局严谨,城内街道主要树种是槐树,垂柳,桃,李,榆,到宋朝东京道路绿化已将传统形式发展的极为丰富。2.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绿道规划设计研究: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按AAAA景区的标准进行了全域绿道系统规划,将结合城乡生态网络建设,打造6条集生态休闲、旅游、运动、环保功能于一体的绿道,力争达到全市的最高标准。3.104国道嵊州段绿化景观设计研究:新104国道北接上虞、南联新昌,连接沿线众多乡镇,作为一条重要的跨越城市与乡村的道路,除主要交通功能外、还兼有绿化防护、形象展示、人文表达、维护生态等多重功能,是城市的生态绿轴、形象窗口、民生通道、富民绿道。以自然生态为基础,以嵊州文化为内涵,将景观带分为六个功能主题区,强化其品位形象与周边环境互动融合、互相借景,构建和谐的、生态的美丽公路。国外道路景观设计的相关研究诸多实际案例和理论案例,可见国外学者已有较为深入的研究。1.20世纪二十年代,美国修建风景区道路时就开始进行专门的景观设计,主要考虑线形与地物的协调和沿线风景的保护与利用后来道路景观设计手段又前进了一步,1965年美国国会通过的《道路美化条例》及1969年通过的《国家环境政策法》等,表达了保护景观审美资源的目标,使公路给使用者提供一个赏心悦目的经历,并尽可能把公路构筑物对周围环境的视觉冲击影响减低到最小。2.日本东京街道景观设计研究:日本东京是一个众所周知的高度发达的现代化都市。不过,在这个建筑密度相当大的国际都市里仍能让人感到浓烈自然气息。日本道路及两旁用地的高植物覆盖率,高植物浓度使东京的街道有序且洁净。交通也因为道路景观的设计变得通畅有序。从功能上看,东京城市道路绿化由五部分构成:道路中央分隔带的绿化,设备带的隔离绿化,桥头绿化,绿色通道以及街边的小花园。3.澳大利亚的堪培拉市道路景观研究:城市规划中绿地面积占城市总面积的58%,街道两旁种植行道树,道路中央的分车带宽十余米,全部铺种草皮,使城市中各种设施和园林融为一体,在历史价值的基础上,添加了更多的美学价值,已成为一个美丽与人文共存的城市。结合了国内外的道路景观设计案例,不同城市有不同发展特点,不断挖掘城市的地域特征,从而展现城市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将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在景观设计中,因地制宜地将城市的价值和人文价值展现出来,充分发挥城市景观的作用,在设计中科学合理的景观设计可以增加人们对城市的良好印象,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城市整体生态发展。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1、分析道路规划和道路景观的联系。
2、参借国内典型设计实例,总结道路和景观相互融合的方法,从中央分隔带绿化,车行人行隔离绿化,人行道和建筑之间,建筑与建筑间等道路绿化角度分析城市道路景观现状的主要问题。
3、分析当地道路的规划设计方法,对其中的道路绿化要素进行分析。
4. 研究创新点
1.尊重历史原则,对于传统和现代的东西,我们不能照抄和翻版,而需要探寻传统文化中适应时代要求的内容、形式与风格,塑造新的形式,创造新的形象。
2.可持续发展原则,使规划设计对环境的破坏性的影响降低到最小,并且对环境和生态起到强化作用,同时还能够充分利用自然可再生能源,节约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
3.从城市整体出发,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要体现城市的形象和个性。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