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传统私家园林历史变迁与现代发展探究——以水绘园为例开题报告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水绘园是典型的中国文人园林,其营造、衰败和复建与时代密切相关。
文人园林发展至晚明,无论是造园立意还是实践技法都臻于成熟。
所以课题旨在通过对水绘园造园要素,选址布局,空间视角和思想意境四个方面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刻调研剖析,挖掘出其更深内涵,想通过一系列的分析说明其存在的意义,并且希望这座园子为更多人所熟知,而不是被埋没。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国外研究概况国际上对于历史园林保护原和策略的制定,基本上源于古迹保护的理论与实践1982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注册通过了一项专门的历史园林保护宪章《佛罗伦萨宪章》,作《威尼斯宪章》的附件,该宪章已成为国际上共同遵守的历史园林保护准则.法国是当前历史园林保护经验较为丰富的国家,历史园林是法国历史遗产的一部分,传统意义上他只是著名建筑中的陪衬品,并没有承认它作为单独成立的艺术品及其法律素质,所以法国对于园林的保护是与遗迹相结合的,所以我们是否也将园林作为建筑或者其他方面的附属物一同保护,还是单独开辟其独立存在保护的意义,作为一个拥有如此丰富古典园林资源的中国,还是要视情况而定.而日本也是有着本国浓郁特色园林的国家,有关日本传统园林保护部分,国内外相关论文大多以保护法律与政策为线索进行研究,如日本学者泽田正昭撰写的《日本文物保护事业百年史》,中国学者张松撰写的《日本历史景观保护相关法规制度的特征及启示》,《日中两国历史街区保护实践的分析与比较》,《日本的历史风致保护立法及对我国的启示》等一系列文章,详细的介绍了日本文物保护法律的内容,发展进程和意义.日本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十分重视,在19世纪70年代便形成了正式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法规.在经历了二战的破坏之后,日本也很快进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所以通过日本,我们也可以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进行历史园林保护.国内研究概况 中国在对古典园林对的保护上坚持三大原则(1)真实性原则.对古典园林原貌的认定是基本原则,任何做旧,翻新都是不可取的.(2)完整性原则.置身于中国园林中,不仅园林内部,连同周围环境,应该形成一个整体的文化关系,使人融入其中.(3)可持续原则.古典园林是一项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因此我们在园林保护时应注意其系统性和规模性. 苏州城建保护学院学报反观我国的保护体制,因所有制关系,基本只是单一的自上而下的保护,各级政府将保护工作视为文化事业而包办一切,其结果不仅自身负担重重,而且一些保护的倡导和管理常常是响应者寥寥。
由此可见借鉴国外经验,改变我国现行的保护制度,结合完善保护立法、强化对违法事件 及责任者的处罚力度、以及更广泛地普及对古典园林及文物建筑存在价值的教育宣传等工作,让更多的人尤其是从事古典园林管理的工作人员认识到古典园林、传统建筑保护意义,防止和 杜绝建设性破坏及修复性破坏的发生,已是我国当今能使古典园林的保护工作能够更健康地得到发展的当务之急。
我们在借鉴英国经验的同时,要考虑到我国自身的国情,制定出符合自身特色的保护策略。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内容:课题以水绘园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其历史文化背景,进行实地调研考察,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分析其在造园要素,选址布局,空间视角还有思想意境四个方面的特点,并且结合水绘园现状,对其提出合理的改善措施,使其得以长治久安,让越来越多的人能够知晓他并且有机会领略他的风采。
最后结合其合理的建造特色,对他的外部环境如皋城提出确实可行的改造计划,提高两者的知名度,为自己的家乡打响名声。
只有在让人们重视他之后,他才不会随着时间的推迟而消逝的。
4. 研究创新点
特色:内容会从特色小园林的保护与发展入手,针对不知名但确实有价值的小园子进行调查分析,提出他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并提高他的知名度,在保留原汁原味的基础融入现代因素,使其融入城市,寻求发展。
创新:从更加新颖,发散的角度去开展设计,针对不同方向对课题提出了一些创新性研究内容,基于多种角度去开展研究.更加全面地去理解规划设计的定位与目标。
会基于各个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目标性的创新设计理念。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