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详细-开题综述网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向死而生”——太宰治《人间失格》“丧”背后的积极意义开题报告

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太宰治是日本无赖派代表作家,而《人间失格》则堪称是他绝笔的代表作。

书中作者通过主人公大庭叶藏的遭遇,展现了一个极尽虚伪、罪恶、功利的社会,将何谓丧表达的淋漓尽致。

太宰治在同期和后世一度饱受争议,但近年来,日本却出现了太宰治热,中国也在大量翻译他的作品,部分年轻人着迷于丧的文化,并将此作为自甘堕落,自垂自怜的理由,沉溺于太宰治所创造的那个虚无、绝望的精神世界里。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国内部分:国内关于太宰治的研究近年来蔚然成风,主要是学位论文和期刊论文。

叶(1988)在《无赖派的本质》中,指出以太宰治为代表的无赖派的堕落论是一种价值颠倒说,是崇尚虚无主义的、不可取的;曹(2008)在《日本战后文学史》中提到,太宰治虽然对现实世界表现出了强烈不满,但他同时对女性存在美好的憧憬,向往着无政府主义和世外桃源的社会生存状态;范(2016)在《论太宰治的自杀意识以〈维庸之妻〉、〈人间失格〉、〈维荣的妻子〉为中心》中认为,太宰治自杀意识的形成是因为无法理解人性的复杂性,于是,他用鞭挞自己、破坏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现有社会、现有道德的叛逆;任(2011)在《论日本无赖派作家太宰治的文学思想》中强调,在对太宰治文学思想意识进行探究时,一定要客观地分析其文学思想意识的内在背景,用客观公正的立场来审视太宰治文学思想意识不同方面的历史评价,他的文字情感,除了性格天性外,还受当时时代背景的影响;杨(1998)在《太宰治思想发展试论》提出了丑角精神的发挥和破灭,认为人间失格的主人公大庭叶藏是通过丑角精神来实现心理上自我升华和自我满足,太宰治是通过自虐来表现对当下社会的反抗;焦(2008)在《太宰治战后小说的自杀意识》中集中论述了太宰治作品中的虚无,而太宰治自杀意识的形成与战后社会经济崩坏和道德败坏存在莫大关系。

国外部分:日本对太宰及其作品的评价则是褒贬不一。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はじめに1、先行研究1.1中国における先行研究1.2日本における先行研究1.3本稿の論点2、「死に向かって生きる」の意味2.1「死に向かって生きる」とは2.2日本人の生死観への「死に向かって生きる」3、『人間失格』における「死に向かって生きる」の表現3.1『人間失格』の概要3.2葉藏の生い立ちへの「死に向かって生きる」の観念3.2.1子供時代3.2.2青年期3.2.3葉藏の死亡4、太宰治から見る「死に向かって生きる」4.1太宰治の生い立ち4.2太宰治の死亡終わりに

4. 研究创新点

虽然国内外关于太宰治的文学研究已经蔚然成风,但太宰治自身五次自杀的经历和他作品所呈现出来的阴郁内容使外界对他的评论基本为负面,即使是肯定了他积极一面的人,也是从宗教角度或着眼于他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反抗精神。

本文力在透过那些丧文字的表面,跳出旧人对太宰治固有的颓废者、堕落者的认知,展现一个较为积极正面的太宰治和他笔下的大庭叶藏。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