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客运一体化发展模式研究开题报告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伴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人口数量的增长,人们对交通运输的各种需求明显增长,城市客运一体化已然成为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主线。
这就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统,实现公共交通调度、运营、管理的信息化、现代化和智能化,为出行者提供更加安全、舒适、便捷的公共交通服务,从而引导公交出行,缓解城市交通拥挤,减少燃料消耗和汽车有害物质的排放,保护城市生态环境,为城市创造出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它聚集着人类的智慧与成就,是人口和物质高度集中的特定区域。城市公共交通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发展,同时公共交通又起到了推动城市发展的作用。城市公共交通是保证城市生产、生活正常运转的动脉,是提高城市综合功能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它对城市各产业的发展、经济文化事业的繁荣以及城乡间联系等起着重要的纽带和促进作用。因此,城市公共交通在维护城市功能方面有着其他交通方式无可比拟的强大优势。
随着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大城市交通状况日趋紧张,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经济进一步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造成大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①道路交通设施建设速度跟不上交通需求增长速度是造成大城市道路拥挤的直接原因;②交通管理跟不上城市交通系统的发展,已有道路利用率不高,加重了城市道路的交通紧张状况;③出行交通结构不合理,路面通行优先权不明确,诱发了大量的路面使用需求量,更加重了城市道路的交通压力;④市民的现代交通意识淡薄,交通违纪现象严重,交通秩序混乱,使已紧张的城市道路交通雪上加霜。
目前,南京市共有262条公交路线, 9000多辆出租车,2条地铁线,然而机动车辆数已突破60万辆,并以每天80辆新车的速度在增长。南京市交通规划研究所统计,南京每平方公里仅有道路不到3公里,可适应的汽车保有量为40万至50万辆,目前已经接近可承载汽车出行量的高点,城市交通承载能力受到严峻挑战。南京作为中国南方一个经济文化大都市,物资、人员的流动性很大,虽然在交通运输上存在着许多问题,但是它提高空间广、发展的力很大。无论是高铁、轻轨、地铁还是普通公交、快速公交等,都有使它完善的余地。这就需要我们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从南京的具体实际出发。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合理的进行资源的分配,加快健全和完善南京的客运一体化进程。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 |
1、搜集资料并分析南京市客运交通系统的现状、发展特征。
2、搜集并分析南京市居民出行的特征。
3、根据南京市现状,对于南京各种客运交通模式进行功能定位。
4、分析南京市客运一体化模式的构成要素。
5、根据前文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南京市客运一体化发展模式。
6、提出具有一定可行性的南京市客运一体化发展的建议。
试验数据采集和处理:
1、搜集资料并分析南京市客运交通系统的现状、发展特征。
2、通过阅读资料和实地调研,搜集南京地区居民出行的特征,如出行结构、步行距离等。
3、展开网络调查,就南京市民对公共交通出行满意率进行调查。
计划:
1、 理论学习,收集整理资料阶段(三月初 四月中旬)
对指定阅读资料进行学习、研究,熟悉课题,全面收集相关资料,确定基本思路。
2、设计、试验及论文撰写阶段(四月中旬 五月中旬)
在理论研究及实际调研基础上进一步整理综合相关资料,进行定性试验、研究设计、计算、绘图及撰写论文。
3、准备答辩阶段(五月中旬 六月初)
对前阶段设计过程进行总结,为答辩做准备4. 研究创新点
结合对城市中心商业区和郊区的居民的走访,繁忙公交路线司机及城郊公交路线司机的调查和各条地铁线路各时段的运营状况和网络调查,整理获得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可行性建议。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