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披露的途径分析开题报告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向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全面沟通信息的纽带,作为投资决策最主要的依据,会计信息披露对上市公司而言至关重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逐步和世界相接轨,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框架已经日臻完善,包括国内外的投资者已经把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作为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质量的要求日益增加。因此国内外对会计信息披露都有着严格的规定,但是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行为却屡禁不止。从我国首家因非法虚增资产和虚增股东人数等方面涉及财务造假而停牌的#8220;深圳原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8221;案到编制虚假财务报告、虚增利润及未按规定披露重大关联交易的#8220;科龙电器#8221;造假案,再到近几年的#8220;银广夏虚构财务报表#8221;、#8220;绿大地虚增资产#8221;、#8220;万福生科虚增利润#8221;等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件,其负面影响不言而喻,都使广大的投资者蒙受了巨大的损失,更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不真实、不及时、不完整、不规范的弊端暴露在大众面前,严重影响了上市公司的经营活动甚至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因此如何加强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有效监管,提出加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途径的建议和对策显得意义深远。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通过对上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研究和分析,对比国内外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情况和效果,最终提出完善我国会计信息披露的建议和对策。本文具体从四个方面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第一部分概括介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内容和现实意义;
第二部分对比分析中内外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状况;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国外上市公司通常将会计信息披露分为两种方法:即强制性信息披露和自愿性信息披露。一些国外学者在是否管理和如何进行管理的分歧上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首先,美国的著名会计学家亨利#183;沃克以及加拿大会计学者斯卡特认为:仅仅依靠市场自身的选择是无法确定最优的会计信息披露方式与披露内容。而彼特#183;泰勒和斯图尔特#183;特利则认为会计信息披露应规定要求、明确框架,同时对信息披露的监管要体现系统性和全面性的要求
(二)国内研究现状:我国实行资本市场证券化以来,对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方式方法也进行多次论证与改进。一些研究人士认为,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对执行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意愿不强,在这种环境下监管部门实行对上市公司严格执行强制性信息披露的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因信息披露不完全或者信息造假的影响,最大限度的避免广大投资者因信息披露的不规范而受到欺骗。综合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大体存在不真实、不及时、不完整、不规范、不可比的问题,分析其成因主要有内部和外部两方面,从提出的应对措施看,主要包括完善上市公司治理机构、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大监管部门的处罚力度、提高注册会计师的综合素质、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等。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2月底之前,查阅资料,进行文献综述,并翻译资料;
(2)2022年1月,完成开题报告;
(3)2022年2月初,完成论文提纲;
5. 参考文献
[1]朱小平,孙甲奎。基于低碳经济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框架设计(j)财务与会计,2012 (8)
[2]佟秀梅,章雁,我国环境会计披露研究综述,对外经贸。2014(11):91-93
[3]何晶晶,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会计之友,2011(110:82-86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