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歌苓小说中的他者形象开题报告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背景
严歌苓,被称为“翻手为繁华,覆手为苍凉的”的女性作家,美籍华人,中英文作家,好莱坞专业编剧。擅长用中、英双语创作小说,尤其是严歌苓来到美国之后,发现发现没有什么是不可以写的,所以在她的作品中,既能领悟到东、西方文化的独特魅力,还能了解到社会底层人物、边缘人物生存状况,以及对历史的重新评价,让读者看到一种非凡的奇怪的人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其作品特别是小说予以研究和关注,从研究热点上划分为: 对移民题材作品及重点人物形象的关注,其中研究者成为衷情的作品有《金陵十三钗》、《扶桑》、《小姨多鹤》,在这些女性形象的身上产生了一个新的形象——“地母形象”;进行作品的比较研究,将严歌苓从各个角度同其它作家进行比较,揭示她作品的独特性;其单篇作品中的某单个或群体形象的分析;文化意蕴中彰显出的作家身份。
目的及意义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 研究内容: 著名的美国华文作家严歌苓先后创作了《少女小渔》、《扶桑》、《第九个寡妇》、《小姨多鹤》、《寄居者》、《金陵十三钗》等一系列优秀的文学作品,在这些作品中出现了许多典型的外国人形象,有美国人,也有日本人。这些外国人所展示是与本土人民不同的形象特点——他者形象,而研究他者形象可以加深对人物形象的认识。本文研究的就是严歌苓小说中的他者形象,但由于所涉及的作品太多,所以就选取《金陵十三钗》,《小姨多鹤》,《扶桑》这三本具有典型形象的小说来分析中国人,美国人,日本人这三中截然不同的三种形象。本论文内容以自己平时的学习与研究为基础,对国内外本研究领域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论文具有一定的原创性。 |
| 预期目标 ①过此次研究,我们可以了解严歌苓的作品中的他者形象 ②挖掘作品的民族文化认同和民族文化反思,达到对严歌苓“移民文学”价值的认识 ③使我们的文学修养得到一定提升,增强我们的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 |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1、文本细读法,细读严歌苓作品,从细节窥探人物个性,并且需要引用文中部分细节。
2、比较研究的方法,将严歌苓从各个角度于其它作家进行比较。
4. 参考文献
[1]严歌苓.金陵十三钗[m].陕西: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严歌苓.小姨多鹤[m].北京: 作家出版社,2008.
[3]严歌苓.扶桑[m].北京: 新星出版社,2009年.
5. 工作计划
| 序号 | 起迄日期 | 工作内容 |
| 1 | 20016.11月——2022.12月 | 确定选题 |
| 2 | 20016.12月——2022.2月 | 完成资料索引,阅读资料 |
| 3 | 2022.02.18——2022.03.11 | 完成开题报告 |
| 4 | 2022.03.12——2022.03.18 | 完成论文写作提纲 |
| 5 | 2022.03.20——2022.04.24 | 完成论文初稿 |
| 6 | 2022.04.27——2022.05.20 | 完成论文修改稿 |
| 7 | 2022.05.18——2022.05.25 | 交定稿,指导老师审读论文 |
| 8 | 2022.05.27——2022.06.03 | 准备答辩 |
| 9 | 2022.06.04——2022.06.14 | 论文答辩 |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