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民国时期的穹窿老会与地方社会开题报告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项目研究背景(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项目已有的基础,与本项目有关的研究积累和已取得的成绩,已具备的条件,尚缺少的条件及方法等)
1.1民间信仰仪式研究现状
从研究视野和方法上来看,新中国成立前学者对于民间信仰的研究基本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以传统史学为根基,从史料出发,引经据典,考察某一信仰仪式的来龙去脉,以许地山、柳诒徵先生为代表,如许地山著有《扶箕迷信底研究》;柳诒徵先生撰有《述社》一文,对中国古代“社”之源流演变加以条缕剖析。第二类则专门从民俗学角度考察民间信仰,如胡朴安主编的《中华全国风俗志》;张亮采编著的《中国风俗史》等。第三类以顾颉刚、费孝通先生为代表,他们的方法是结合社会人类学、民俗学等诸学科,注重田野考察和理论探讨相结合。如费孝通先生著有《江村经济》一书;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上世纪20年代,顾颉刚先生发出“到民间去”的呼吁,并身体力行对北京妙峰山进行了田野调查,于《京报副刊》登出题为“妙峰山进香专号”的系列文章,最终汇成《民俗丛书·妙峰山》一书,此书成中国进香习俗研究之滥觞,此后学者研究进香习俗时或多或少沿着顾先生的路径进行。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
研究内容
摘要
abstract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
研究方法
此次论文综合了历史学、人类学、民俗学和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而非以某一学科为视角单独研究。力求做到“走出书斋,眼光向下”,注重实地考察和跨学科的治史方法,通过田野考察更好地解读史料、挖掘史料,并通过口述采访制造史料,并整理地方志文献相关记载,还收集到了碑刻资料、影像资料、报刊新闻、档案记载、口述采访等资料。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4. 研究方案
一、基础史料类
劳亦安编:《古今游记丛钞》卷15,转引自徐中玉主编:《华东游记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
王稚登:《吴社编》,《丛书集成初编》第3025册。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5. 工作计划
1.2020年10月至2021年3月 确定论文选题,接受毕业论文指导老师下达的任务书,并按任务书要求完成资料收集等前期准备工作。
2.2021年3月 完成开题报告。
3.2021年3月至4月 在指导老师指导下,完成论文初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