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详细-开题综述网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女大学生就业中的平等权保护开题报告

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大学生就业不平等是一个长期性的社会难题。

近年来随着权利意识的觉醒,就业歧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根据社会调查,女性的综合素质并不低于男性,然而女性在求职的过程中依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歧视。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女性平等就业权的含义 2.女性平等就业权的国内外立法 3.我国女性就业的现状及原因 4.侵犯女性平等就业权的危害 5.完善我国女性平等就业权的措施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当前,我国已形成了以宪法为主体的促进男女就业平等的法律体系。《宪法》第48条明确规定:#8220;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国家保障妇女同男子平等的权利。#8221;《妇女权益保障法》第21条规定:#8220;国家保障妇女享有同男子平等的劳动权利#8221;。该法第22条第1款规定:#8220;各单位在录用职工时,除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8221;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3条规定:#8220;凡适合妇女从事劳动的工作,不得拒绝招收女职工#8221;。《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中规定女职工禁忌从事的范围,在月经期间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孕期、产期、哺乳期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除了国家规定的绝对禁止妇女从事的工种和岗位外,凡是适合妇女工作的,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为借口拒绝录用女职工。《劳动法》第13条规定:#8220;在录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和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或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8221; 2.劳动权益是西方社会工人斗争的成果,因此,首次最早将劳动权写进宪法的是西方,德国于1919年将劳动权写入了《魏玛宪法》。后来为其他国家宪法所效仿。例如《葡萄牙共和国宪法》规定:#8220;所有人都有劳动的权利。#8221;《意大利宪法》第35条规定:#8220;共和国保护一切形式的劳动#8221;。《希腊宪法》第22条规定:#8220;劳动是一种权利,受国家保护。#8221;《日本宪法》第27条规定:#8220;一切国民均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8221;。以欧盟为例,欧洲是世界妇女运动的发源地,争取平等的劳动权益,历来是欧洲妇女运动的重心。20世纪50年代末,欧盟签订了罗马条约,该条约119条#8220;确保同等工作同等付薪原则#8221;,从而拉开了保障妇女劳动权益的序幕。随后,欧盟妇女的就业率和劳动收入明显上升,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很大改观。70年代,欧盟颁布了平等付薪、平等待遇的三个女性权益保护法令,为欧盟的女性劳动权益保护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制度基础。80年代,欧盟对女性劳动权益保护开始制度化,并成立了一些专门的妇女机构,加强对妇女的包括劳动权益在内的合法权益的保护。进入90年代后,欧盟的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正式试图运用更强的经济和法制的力量保护女性劳动者的基本权益。#8220;欧盟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尽管有许多坎坷和挫折,但关于性别平等的法律体系日臻完善,保护范围和内容也在不断扩大。#8221;。欧盟委员会拟定了一个新的有关反对劳动力市场上歧视和非平等待遇的2000-2006计划,为了实现该计划,明确规定由欧洲社会基金资助,确保#8220;计划#8221;能够如期实现。美洲国家在妇女的劳动权益保障方面,也与欧盟国家的做法相似,主要通过立法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例如美国1963年颁布《公平付薪法》要求雇主应给公司内部干部同等工作的男女员工支付相同的报酬;1967年出台《就业方面的年龄歧视法案》,禁止在招聘广告中显示年龄与性别的限制;此外,通过《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以及《企业安全健康法案》和《怀孕劳动者指令》等对女工进行特殊的职业保护。这样,美国逐步建立起一个较为全面的妇女劳动权益保障体系,有效地保护了美国妇女参与经济生活的权利。英国于1970年制定了《同工同酬法》;爱尔兰于1977年制定了《男女就业平等法》;法国于1983年制定了《男女职业平等法》,日本于1986年颁布了关于《在雇用方面确保男女享有均等的机会以及福利待遇的法律》。各国针对女性就业所制定的保护法贯彻实施以后,使女性的就业领域不断扩大,有效地保护了妇女劳动权益的实现。

3.我国专家学者的研究:刘明辉在《女性劳动和社会保险权利研究》中指出女性劳动者自身的局限性也是造成女性就业不平等的原因。#8220;赵友宝在《女性就业歧视的经济学分析》中指出,我国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当代中国女性平等就业权的法律保障与完善现存的市场中,劳动力供大于求,同等条件下女性与男性相比,就业成本很高。袁锦秀在《妇女权益保护法律制度研究》中,指出我国现行相关法律在女性平等就业方面的规定原则性太强,在司法实践中很难操作。

谭琳、李薇薇等学者在《性别平等的法律与政策》一书中提出了解决就业歧视的对策:树立正确的用人观念,确立合理的用人标准;整合人才市场,消除体制性障碍;增进学校和企业之间的交流,深化教学改革;加快立法进程,保证就业地位平等。蒋永萍在《关注劳动力市场中的就业平等》中指出要修订和完善相关的法律规定,明确规定对性别歧视行为实施监督管理的行政执法主体。#8220;刘明辉在《女性劳动和社会保险权利研究》中指出要完善女性平等就业的救济保障制度。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1月:选择论文题目。

12月:根据选题收集各类期刊中与选题有关的文章,结合有关学习知识,在阅读大量资料文献的基础上,撰写论文开题报告。

2月至3月底:收集、归纳并总结有关大学生平等就业的内容,依据这些撰写论文提纲,基本确定论文框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李新建:《欧盟一体化中的女性劳动权益保护》,《欧洲》2002年第3期 [2]朱懂理.促进就业与反就业研究综述「J].中国劳动,2009(2). [3]史晓杰.性别视角下的就业困境--解析当代女大学生就业难[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12. 12. [4]邓佑文,李长江.大学生就业歧视的法学分析一以平等为视角[J].黑龙江高等教育,2012. 11. [5] 郭艳艳.就业性别歧视法律规制研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2009. [6]韩晓玲.论女性平等就业权「D].山东大学.2007. [7]盛宏观.反就业歧视法研究「D〕.复旦大学.2010. [8]刘霞E 现状与困境: 女大学生就业调查[D]E 中国妇女报,2012.04 [9]张洪伟,孙瞳.女大学生就业其实根源及对策分析[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1.1. [10]钟云萍.妇女平等就业权的宪法维度--性别就业歧视普适性评价标准的切入[J].行政与法,2009,(8):80-83 [11]喻术红.反就业歧视法律问题之比较研究[J].中国法学,2005,(1):129-136 [12]朱应平.论我国公民平等工作权的宪法保护[J]..法学,2002,(8):21-25 [13]黄娟.男女平等就业的法律思考一一从女大学生的就业歧视谈起[J].理论学刊,2006.(4) [14]王苍.性别和差异:平等就业权保护引发的女性主义法学思考〔D].北京:复旦大学,2003 [15]李傲.性别平等的法律保障[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