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柔性化管理研究开题报告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经济全球化使跨国公司得以不断发展和壮大,支撑跨国公司获得持久竞争力的关键,在于其特有的管理方式。
跨国公司的分支机构遍布世莽各地,生产经营存在明显的地域性差异,需要克服各种文化障碍,因此,跨国公司酌管理往往包含着浓浓酌文化内涵。
特别是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的发展,加快了不同文化的碰撞和糅合,迫切要求跨国公司的管理走向柔性化。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包括五个部分:一、柔性管理概述;二、跨国公司进行柔性管理的基点;三、跨国公司柔性管理的实施;四、跨国公司柔性管理面临的问题及时策;五、跨国公司柔性管理对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启示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
(1)20世纪的前半段,管理的发展可视为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此消彼长的阶段泰勒的管理学名著《科学管理原理》的出版可以看成是刚性管理的标志.经过泰勒和法约尔等人的努力,促成了由经验管理向飞跃.科学管理的核心是提高生产和工作效率,是一种以工作为中心的管理,也是一种纵向的高度集权的专制式管理。它企图把人修改得适合于工作,而不是把工作设计得适合于人.甚至,尖锐的批评家扦击道:科学管理只是把劳动力的商品概念换成机器的概念.进入二十、三十年代后,一些学者开始从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研究企业中有关人的问题。如人的工作动机、情绪、行为与工作之间的关系等,以及如何根据人的心理规律,去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于是,行为科学应运而生,这可以看作是柔性管理的基拙.对此贡献最大的是美国行为科学家梅约。经过近8年的霍桑实验,梅约认为人的生产效率不仅要受到生理、物理方面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影响.这对只重视物质条件,忽视社会环境、心理环境的科学管理理论来说,是一个很大的修正。二战以后,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方法,如先进的数学方法、计算机技术及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在管理中得到广泛运用,产生了影响很大的管理科学理论。它的主要内容包括运筹学、系统分析、决策科学化,主要手段是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对管理领域中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系统的定量分析,并做出最优规划和决策。从历史渊源上看,管理科学理论是对科学管理理论的继续与发展,因而可视为刚性管理的延伸。同样,管理科学理论关注的也是效率问题,力求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这使得管理理论研究从定性到定量,从模糊到精确,对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二战以后,行为科学也在人的需要和动机的理论、管理中的#8220;人性#8221;理论、领导方式理论、企业中非正式组织理论、以及人与人的关系理论等方面也取得较大的进展.柔性管理的理论体系得到进一步的完善。(2)20世纪的后半段,管理的发展可视为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的渗透、融合与互补阶段1961年,美国密执安大学的利克特教授和他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把管理者分为#8220;以工作为中心#8221;和#8220;以员工为中心#8221;的两类。他进而指出,前者的特点是:任务分配结构化,严密监督,工作激励,依照详尽规定办事;后者的特点是:重视人员的行为及反应问题,利用群体实现目标,给予组织成员较大的自由选择的范围。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12.31之前,完成开题报告,确定研究方向和基本撰写思路;
2022.1.1--2022.3.1,收集相关资料,并就重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2022.3.1-2022.3.15,完成撰写提纲,确定论文的布局和基本层次;
5. 参考文献
[1]何晓晖.柔性管理及应用#8943;#183;企业管理新策略[j].商业研究.2000.3
[2]徐增文等论中国企业管理的双重跨越与文化支持[j].学术研究.2002.5
[3]赵凤敏.论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j].武汉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