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在苏州地区人力资源本土化的研究开题报告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近年来,随着经济贸易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公司也前赴后继地发展起来。2005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实体,现在中国已经超越了日本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很多外商企业正是看到了中国迅猛的经济发展速度以及人均GDP的数据分析到中国拥有巨大的投资空间。除此之外,相较于欧洲国家的国家数目众多、背景差异也大,各地市场发展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美洲市场相对比较简单,只要把产品做大做强即可。而中国市场刚好能够把欧洲市场和美洲市场有利的结合起来,中国的省和省之间的差异很大、中国的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异很大,这样的差异化环境带来了更加灵活多变的外商投资可能性,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市场需求。苏州作为江苏省的文化发展古城,积累着浓厚的人文历史气息,同时美丽怡人的自然环境也使其成为了众人首选的宜居城市。而自1992年以来,苏州对外资敞开了大门,给予各外资企业以优惠政策,使得外资企业在中国迅猛的增长,而苏州工业园区,作为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合作的第一个合作旗舰项目,早在2005年就创造出了“一天产出一亿元GDP、上缴1260万元财政收入、引进400万美元外资”的奇迹,吸引了全球的目光。这些跨国公司深切地明白要想在东道国更好的生存发展下去,必须要制造出符合中国消费者购买习惯的产品、以及处理好在中国进行产品销售供应流通等各环节的问题,只有入乡随俗,争取到广大的“跨国消费者”才能让本国的产品在东道国有立足之地。而人力资源的本土化不仅仅是跨国公司跨文化管理的核心战略,同时也是东道国发展经济的一个手段。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传统的跨国公司海外派遣人才的策略已经落伍,并且展现出其自有的弊端,比如母国员工不能完全适应东道国的工作生存环境,企业为此要花费更多的辅助成本;或是由于空降母国公司管理者,导致东道国工作人员产生不良情绪,影响工作积极性。人力资源的本土化成为了全球跨国公司管理的新趋势,本课题通过研究苏州地区跨国公司人力资源本土化化的必然性,对比分析不同国家和行业之间的跨国公司人力资源本土化的表现,并分析形成这些表现的原因,揭露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对我国企业人力资源国际化的建议。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课题通过研究苏州地区跨国公司人力资源本土化化的必然性,对比分析不同国家和行业之间的跨国公司人力资源本土化的表现,并分析形成这些表现的原因,揭露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对我国企业人力资源国际化的建议。
第1章 绪论
该章内容主要是对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本文的研究方法、思路和框架等内容进行阐述。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1、运用文献研究方法: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检索,整理文献。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生鲜农产品概念及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系统认识。
2、调查法:通过网络、报纸、期刊、电视等方式,有针对性地搜集描述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现状的信息,从而对苏州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现状有具体全面的认识。
3、比较分析法:本文主要运用同类比较法。同类比较研究是根据事物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和同一性分的。本文中主要应用于不同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模式的比较分析,认识其异同、优缺点、制约因素等。
4. 参考文献
[1]张喜民,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营销战略研究[m].2011
[2]杜德斌,跨国公司在华研发—发展、影响及对策研究[m].2009
[3]李好好,孔令峰,在华跨国公司人力资源政策研究[m].2007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2022学年第一学期:
第8-10周,启动毕业论文工作;
第11-12周,指导老师向学生讲解毕业论文的工作要求和流程;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