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文化的诗意表达——论宋朝八景组诗开题报告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文化研究热的大背景下,众多的地域文化研究者也开始关注古代的八景文化,及其所衍生的八景诗。中国八景研究呈上升态势,已近有了一批优秀的作品,可以分为如下几种类型。一、对八景组诗的溯源。刘向斌、李红岩《北宋时期庞籍最早创作八景诗考论》否定了北宋时期庞籍最早创作八景诗的观点,对八景诗的起源进行了考证;邓颖贤《八景文化起源与发展研究》追溯八景文化的起源并详细介绍了八景诗从古至今的发展;戴林利《八景现象研究综述》主要对近些年八景现象的研究做了综述。二、研究八景组诗的文化意义与价值。有谢柳青《诗心高下各千秋八景诗文化价值浅估》;赵夏《我国的八景传统及其文化意义》;徐赣丽、朱国佳《八景文化空间与八景诗画的文化遗产价值》等等。三、纵向研究某一地域的八景组诗,例如周琼《八景文化的起源及其在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以云南八景文化为中心》;杨梓《银川八景(组诗)》;周所同《燕京八景(组诗)》;姚幸福《河北地域八景诗研究》;肖华忠、苏道宏、胡文清在《江西八景的分布特色及成因》一文中对江西的八景文化做了一个比较系统的阐述,介绍了江西八景的分布特点,同时将江西八景的命名特点总结为四点,一是八景名称多为四字,用辞优美、充满着诗情画意。值得一提的是有部分作品把中国八景与别国八景进行比较,如谢柳青《来自古潇湘的文化冲击中、日潇湘八景浅谈》;冉毅《日本的八景诗与潇湘八景》。四、研究一个朝代的八景组诗,揭示了八景组诗的实质。衣若芬《江山如画与画里江山──宋元题潇湘山水画诗之比》;刘继才《论元代的题画诗》;袁悦、廖少华《诗画互补的审美意象以元代揭俣斯题画诗为例》;李正春《从元诗选>看元代组诗的创作》等等。
综上所述,对于八景组诗总体上的研究普遍存在分析不够深入的缺点,而对于分区域的八景现象研究,则又十分局限,没有多方位的体现八景组诗的内涵与实质。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主要研究内容:
八景是指某地区将该地最具代表性的八处或八处以上并列的自然和人文胜景,是我国独有的传统的文化现象,具有明显的地域人文色彩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八景组诗创作是宋代八景文化的一种独特的载体。
首先,对八景组诗溯源,研究八景之名与内涵演变。从相关历史文献中研究历史中八景概念、流传及对宋代八景诗的影响。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在具体的研究方法与过程中,本文将采取资料还原与文本细读想结合,比较与分析相结合,全面解读宋朝八景组诗。
1、文献法:以《全宋诗》、《元诗选》为基础,查阅其中收录的宋朝八景组诗,建成资料库备用。查找宋代历史文献,从《宋史》《元史》、《宋诗纪事》、《元诗纪事》《宋诗编年史》等相关文献,翻阅、整理学术界相关研究成果,了解有关研究的现状。
4.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全宋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2、谢柳青.闲话八景[j].文史杂志,1989:(2)
3、朱靖宇.八景的源流[j].北京观察,1994:(8)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1月至2022年1月9日 确定论文选题,搜集相关资料。
2.2022年1月10日至2022年3月5日 按照下达的任务书整理材料。
3.2022年3月6日至3月29日 完成开题报告和论文提纲。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