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日本人的民族性——从日本动漫中的鬼神和妖怪的形象出发开题报告
全文总字数:1682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研究的目的是尝试在众多研究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了解日本的典型民族特性,以日本鬼神传说的产生及动漫的产生发展为基础,摸索总结从鬼神形象反应出的日本大和民族特有的民族性。通过分析使我们更深入了解日本经典动漫中的各型各类鬼神形象,从而总结出日本民族的几个特性,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日本文化。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可以为尝试寻找日本动漫中的鬼神形象和日本民族性之间的关系的人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研究得出的日本民族性可以丰富外国人对日本文化的认知,为对日本文化感兴趣的人提供一些可利用的资料。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国外部分:日本对鬼神形象的研究已经相对成熟,柳田国男在《妖怪谈义》中就已描述了鬼神一各类妖怪的产生,他们是神的遗迹,是人类本身具有的恐惧产生的。樋口淳在《地球环境与民间故事》中也指出,传说是在人类敬畏自然的同时,依赖自然的教诲战胜自然,从自然中汲取丰硕的果实。新渡户稻造在《武士道:影响日本最深的精神文化》一书中谈到日本漫画及动漫通过樱与刀所表象的日本武士道精神。在《日本物哀》中,著者本居宣长提到了对神不知敬畏的可悲之心,虽然是通过对名著《源氏物语》阐述日本人的物哀情节,但也适用于对日本动漫表现形式和手法的分析。川端康城在本书的末尾推荐到:物哀成为日本美的源流,悲与美是相通的。由以上几位代表为基础之外,其他研究者也从不同角度分析鬼神妖怪的分类。
国内部分:国内学者蔡春华在《现世与想象:民间故事中的日本人》一书中概括介绍了日本传说中各类神鬼妖怪的形象,并结合日本人的性格特征,并归结于日本人对自然的敬畏恐惧。在《浅析日本妖怪文化》中,作者李婷概括日本妖怪的起源及各式各样的妖怪形象,分析江户前的妖怪形象与近现代妖怪的形象,并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日本的民族思维特点和日本人民的心理特征。李常庆在《日本动漫产业与动漫文化研究》一书中也归纳总结到动漫中各类鬼与神的形象所反映出的日本精神,并将各类题材的动漫归类分析。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本论文以日本鬼神及动漫的产生发展为背景基础,重点论述日本民族性中的物哀情节、武士道精神和集团意识,并以经典动漫中的经典形象或情节为引子展开浅析。由研究动漫中鬼神形象深入人心这一民俗现象引发对日本民族性的感悟,进而从中找到动漫中鬼神妖怪与日本民族性之间的奥妙。
はじめに
1、神霊と妖怪について
4. 研究创新点
本论文选取了妖怪学的角度,并具化到经典动漫中的鬼神形象,以此为切入点简单阐述日本的民族性。尝试了以研究具象来诠释抽象这一研究方法。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