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养老服务多元供给研究——以苏州市为例开题报告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根据民政部公布的最新预测数据,到“十四五”期末,我国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规模达到3亿人,5到10年后,全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将进入中高龄,养老服务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和考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与此同时,民政部公布的最新数据中显示,“十三五”期间我国先后在203个地区投入50亿元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持续增加机构养老床位,实施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提升服务保障能力,打造各具特色的区域养老模式。
目前我国约97%的老年人以居家社区养老为主,这种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的社区养老体系,已成为符合我国国情、顺应老年人养老意愿的模式。3月4日,全国政协委员、正荣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欧宗荣表示,今年两会将会提交《关于推动社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提案》,因此欧宗荣表示,推动社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持续提升社区养老服务品质,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形势、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具有重大意义。不难发现在改革中涌现出很多符合基层实际的好做法,其中就有家庭养老床位这个创新举措。我国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力量都在为养老服务事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从而推动社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助”、老有所“医”、老有所“依”以及老有所“学”。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研究内容
(一)社区养老服务多元供给的理论及其应用实例
社区养老服务作为养老服务的一种形式实则属于社会福利领域,而社区养老服务在多元供给过程中又体现出了作为一种属于公共管理领域供给方式,因此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理论视角来对社区养老服务的多元供给进行阐述,本文主要介绍了公共产品理论和福利多元主义理论,这两大理论在社区养老服务多元供给的过程中生动地阐释出来。根据市场经济和公共产品理论,政府不仅要为市场经济运行提供必要的外部条件,还要在市场经济中发挥填空补充、矫正和调节作用,政府成为公共经济活动的中心,为社会提供越来越多的公共产品和劳务,在社区养老多元供给过程中同样如此,社区养老服务的主要供给主体为政府,其次以家庭、社区、市场等多元的社会组织为辅,多元主体共同集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社区养老服务资金筹集困难的问题,也很好地印证了公共产品理论的观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一、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的是文献调查法和访谈法,主要的受访对象是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工作人员和生活在日间照料中心的老年人,同时对采用文献调查的方式,对苏州市社区养老服务多元供给的发展状况做一个较为详尽的了解。
(一)文献调查法
4. 参考文献
1) 黄慧心. 以上海 x 社区为例探讨社区养老供给模式[j].丝路视野,2018.
2) 银媛.嵌入式社区养老服务模式探析[j].管理方略,2019.
3) 陈立,许阳飞.基于资源整合的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多元主体供给研究[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5,12(5).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 2022年11月—12月20日,教师指导学生确定论文选题,学生搜集相关资料
- 2022年12月21日—2022年1月10日,教师指导学生确立论文写作提纲并逐步细化
- 2022年1月11日—2月28日,教师下达《任务书》、外文翻译资料
- 2022年3月1日—3月23日,学生完成开题报告和外文资料翻译工作
- 2022年3月24日—4月28日,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论文初稿并修改
- 2022年4月29日—5月19日,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论文二稿并修改
- 2022年5月20日—5月26日,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定稿;学生上传论文进行重复率检测、打印论文稿呈交指定评阅教师
- 2022年5月27日—6月9日,教师评阅论文,指导学生准备答辩
- 2022年6月10日—6月16日,学生参加毕业论文答辩,完成相关表格,提交毕业论文全套纸质材料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