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详细-开题综述网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本草纲目》系列书籍再设计开题报告

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背景:

宋代以来,我国的药物学有很大发展,尤其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频繁,外来药物不断地增加,但均未载入本草书.李时珍认为有必要在以前本草书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和补充,最后编著了《本草纲目》这本让后世受益无穷的书籍,达尔文称赞它是“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不同于其他医学著作,就《本草纲目》来说,里面所讲授的更多是各种药材的用处和易忌等等。同时《本草纲目》之中也提到了一些药方应急,平时的养身。而像《伤寒论》这种著作更忠实于临床实际,所以《本草纲目》更加的贴近生活,更加能够帮助到普通老百姓的生活。

这本书流传至今进行重新编译的版本也数不胜数,但绝大多数都是篇幅大、书本厚重而且排版设计也都类似,导致书籍阅读起来苦涩无聊,并且现在人生活节奏快,更多是通过手机网络的方式了解信息,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而《本草纲目》本身书本厚重且内容复杂导致阅读的人少之又少,所以大多数购买并且能够去阅读这本书的都是学习医药类的医学者。

而《本草纲目》这本书内容非常广泛,它不单单只有中草药还涉及到生物学、化学、矿物学,地质学,天文学等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现在这个物质水平急速上升的社会,物品种类越来越多,年轻的一代正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生活常识的匮乏,物质丰富导致各种不合理搭配以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我们的时代也是疾病高发的时代,也是生活常识缺失的时代。

老人们都说“偏方治怪病”而这些偏方(不包括不科学迷信的方子)有很多都是《本草纲目》中有过记载的,这些都是经历千百年流传下来的经验总结,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其中符合社会符合科学的方法思想继续传承发展下去。

二、目的:

1. 因《本草纲目》设计千篇一律,所以通常读者会对《本草纲目》有一种难以触及、不便阅读的感觉。通过设计封面、扉页、目录页、内页、正文版式、封底、环衬等改变读者固有对《本草纲目》笨重、枯燥内容复杂繁琐和不便阅读的印象。

2.因各种本草有不同的特性,而这种种特性导致每种本草作用的部位是不同的,通过特性来划分每种药材在书籍排版中的位置,根据本草的习性以不同的颜色来区分,以增加记忆点。因为现代人读书的时间很少,所以尽量让读者能看过一遍就能对常见的本草有大概比较深的印象,以节省阅读时间。

4.《本草纲目》书籍的再设计,力求赋予书籍一个适合现代社会、适合现代阅读的新形象,使其受众不再是只有学习中医药的医学者,让这本原本就应该大众化的书能够真正的大众化。

5.增加设计乐趣,让《本草纲目》也能够受到年轻人的喜爱,让原本生活常识匮乏的年轻一代,能够通过阅读《本草纲本》了解掌握更多的生活技巧,合理饮食的技巧。对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危害能有一个更加体系的认识,也能从书中了解到怎样通过饮食来调节这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意义:

1.《本草纲目》书籍再设计筛选出书籍中贴近生活的部分,既增加了书本在现代生活中的实用性也减少了书本的厚度,翻阅起来更为便捷舒适。改变固有的设计方法,增加设计乐趣,从而增加受众的群体,让《本草纲目》能够真正的被更多人阅读,也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读者在读完时能够对原著也产生兴趣,让“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更好的发展下去。

2.《本草纲目》书籍的再设计赋予书籍新的审美,让95后00后也能够去喜欢去阅读,通过有趣的阅读能够拓展知识面,增加生活常识,使其能够自己去分辨生活中潜在的隐患,防患于未然。

3.《本草纲目》历经几百年传承至今,也是我们传统文化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发扬和传承传统文化里有益的部分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对《本草纲目》进行再设计其实就是在传承和推广这本“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就是希望更多的人能够看到,认识到,能够从中受益。

4. 《本草纲目》书籍设计对于我个人而言,它是检验我这四年以来学习成果的试金石,考验着我这四年来学习专业的水准。通过对《本草纲目》进行再设计能够在设计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与长处,取长补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准。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主要研究内容

一、对书籍设计进行广泛的市场调查和研究,对所在领域、所在地区及所处年代等状况把握了解,进行定位。

二、分析市场机会点,充分考虑读者的阅读需要,充分考虑读者的审美需要,充分考虑审美效果对提高读者阅读兴趣的导向作用。

三、通过市场调查来研究、分析读者心理,使设计不仅要迎合市场,还要有多种视角和思路,能提出独到的观点与见解,能够引导市场的方法。

四、对本草特点进行分析,对书籍设计中各个环节进行一些创新尝试,力求设计一套(三本书籍)形式新颖的书籍。

五、研究书籍从内到外地进行整体设计,书籍出版过程中各环节的协调要求,书籍的设计与内文的结合,研究书籍设计的艺术特点和独特创意以及艺术风格。

六、对系列书籍整体设计的概念、书籍版式设计、书籍设计的必备元素、书籍设计的装订样式、纸张选择、印刷工艺以及系列书籍的营销模式、市场定位、消费人群定位等进行相关研究,了解书籍设计的新观念、新材料等。

预期目标:

一、通过各种渠道进行调查研究,收集有关资料,进行分析整理,确定《本草纲目》书籍设计艺术形式及表现形式;

二、完成书籍材质、开本、制作工艺的确定与印张的计算;

三、完成一套三本书籍体视觉设计,包括封面、扉页、目录页、内页、正文版式、封底等;

四、设计一系列配合书籍的周边产品,完成实物展示部分;

五、完成一套完整的设计说明(6000字)。

以上为初期所要完成的目标,在实际的实施中,根据需要,会进行不断的完善,以达到一个完美的体现。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一、通过查阅各类书籍以及一些参考文献,更好的了解《本草纲目》的发展脉络,更真实的表达各类本草。

二、利用市场调查,网络搜查,咨询相关资料等更好的了解系列书籍设计。查阅有关资料,深入研究视觉语言表达方式和相关元素的收集。

三、结合已描述书籍设计想法,进行构思,把视觉语言的元素恰当的运用其中。

四、调查大众对于《本草纲目》的了解程度,使制作出来的书籍从形式到内容都能够为读者所喜爱。

五、 与指导老师及业内相关人士针对方案进行交流和沟通,对作品进行合理的修改,为最终的作品制订完整思路。

六、设计执行过程中,在老师的指导下,注意设计制作中各种细节,完善概念和技术,尤其注意在整个设计过程中个性设计和整体构思融洽,做到主题明确。

七、对书籍内容排版、开本形式、厚度、重量感、材质、印刷和装订工艺等不同的维度有一个系统的认识。通过分析研究了解整套书籍制作流程,熟悉各个环节间的关系。

研究步骤:

一、首先通过市场调查,进行资料的收集并且进行分析,总结上述的理解和自己独特的构思,初步确定设计形式。通过对收集来的资料进行整合和分析,对自己的选题进行更深一步的分析。

二、研究不同书籍设计特点,通过资料,找出设计元素。分析统合前期收集的资料作出定位方案,以便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设计的切入点,且调整修改。

三、根据前期的准备工作,拟定初稿,着手开始设计并与指导老师进行交流和沟通,对设计作品进行合理的修改。

四、在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通过与指导老师的交流与沟通,明确每个阶段的目的,完善每个细节,合理的把握整体,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

4. 参考文献

[1] 安娜.书籍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

[2] 肖勇.书籍装帧[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9;

[3] 姜靓.书籍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2022-2022学年第一学期

第3周前任务书下达,

第6周进行开题,提交开题报告

第17周进行毕业设计作品初期检查

(二)2022-2022学年第二学期

第4周提供毕业设计说明书框架,毕业设计作品中期检查

第8周提供毕业设计说明书初稿

第10周提供毕业设计作品

第11周—第14周进行展览

第14周毕业设计说明书定稿,进行查重

第15周进行毕业设计答辩

第16周:完成毕业设计材料归档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