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详细-开题综述网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中日耽美文化传播方式分析与对比开题报告

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近年来,在网络上广泛传播的文学著作越来越多,题材也越来越多样化,其中耽美这一题材作品的数量更是逐年递增,以耽美为主题的文学、艺术作品不但数量众多,种类也是五花八门,包括有小说、动漫、游戏、影视广播剧、歌曲等。

不论是在它的发源地日本,还是在中国、中华台湾等地区,耽美已逐渐与当地青少年文化相融合,产生了大批耽美爱好者,并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耽美文化现象。

可以说,正是凭借着网络平台和日本动漫的强大影响力,耽美文化已经开始在这些地区的广大青少年群体中传播开来,成为他们表达自我、展现自我、追求时尚的一种新的流行的亚文化。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本论文在第一章绪论中阐述了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和内容;第二章阐述了中国耽美文化发展概况,包括此种文化的含义,来源,何时进入中国,在中国的传播历经的几个阶段,此时耽美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成果现状;第三章将从5W传播模式,传统媒介对耽美文化传播的限制,网络传播的特点三方面来分析为何耽美文化在中国唯独在网络上传播成功;第四章将中国的耽美文化传播状况与日本进行对比,分析中国耽美文化传播的中国化特色,分析其不足,简要说明这种文化的传播产生的影响;最后结论总结全文。

预期目标:了解耽美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情况、方法、问题,熟悉中国传播大环境下对这种敏感题材传播的态度和限制,并能够知道耽美文化传播对受众的影响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本课题在研究耽美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模式的理论方法上,借鉴传播学基础理论知识和文化研究成果来研究本课题。

在具体的研究方法上,本课题将以传播学理论为研究路径,以第一手文献资料(包括电子文档数据)为研究基础,运用对比梳理、定量定性分析等科学的论证方法对材料进行合乎历史逻辑的总结。

步骤:准备阶段:根据自己的兴趣,找到论文研究方向。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宋佳、王名扬《网络上耽美亚文化盛行的心理学思考》 黑河学刊2011(8):G122龙年《她时代的信号从5W传播理论看网络耽美文化的传播》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4(4):G206葛志远、庞明杰、蔡为、梁青《我国"耽美文化"的网络传播浅析 》 经济视角 2009(18)G209董天策 《网络新闻传播学》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4林江 《网络传播特性与传统媒体的网络化》 中国出版 2000(12)张翼、董小玉 《论互联网环境对青年亚文化的影响-以耽美文化为例》 新闻界 2014(20)G206柴莹 《中国大陆网络耽美文化研究》 上海师范大学 2011郑雪梅 《大众传媒文化之网络文化现象解析----网络耽美文学流行现象中的社会心态》文学界(理论版) 2010(07)苏威 《耽美文化在我国大陆流行的原因及其网络传播研究》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9 梅岑.《她们为什么迷耽美》. 大众心理学. 2010(06)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11.12022.1.9 老师指导学生确定论文选题,学生搜集相关资料2.2022.1.10 2022.3.5 老师完成并下达任务书3.2022.3.62022.3.29 学生完成开题报告和论文提纲4.2022.3.302022.4.30 指导学生完成论文初稿5.2022.5.12022.5.19 指导学生完成论文二稿6.2022.5.202022.5.27 指导学生完成论文定稿,学生上传论文并进行重复率检测,学生打印论文稿并上交7.2022.5.282022.6.9 老师评阅论文,指导学生准备答辩8.2022.6.112022.6.16 指导学生参加毕业论文答辩,完成相关表格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