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両国の学校給食に関する比較研究开题报告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将21世纪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检测结果与日本文部科学省运动能力调查报告进行比较后发现,虽然我国学生的形体发育较以往有了很大改善,但同日本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日本自1946年推行学校供食制度后,中小学生的身高、体重分别较推行前提高了12.15cm、10.25kg。可见学校供食制度对保障青少年体质健康发挥了重大作用。而我国青少年体质状况堪忧,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2011年10月26日,国务院常委会决定每年投入160亿元,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补助计划,表明我国农村学生营养问题已开始进入政府工作议程。以此为契机,研究日本完善的学校供食制度,对比研究中日学校供食的差异,了解中国要建立完善的学校供食制度需要作出哪些调整,再学习借鉴日本如何成功将学校供食发展成为日本的“食文化”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在通过学校供食来改善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基础上,思考如何培养青少年合理饮食习惯,传承本国的饮食文化也极为重要。此研究有助于为我国正在起步的中小学生营养午餐制度提供有益的借鉴。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以日本为例说明学校供食制度对青少年提高体质的作用;(2)从供食内容、供食卫生环境、供食经费补助、供食的实施率等方面对比中日学校供食的差异;(3)中国在供食制度方面可向日本借鉴的内容,从先进的供食理念、完善的供食体系、体育部门的妥善管理等方面进行论述;(4)在上文论证的基础上得出结论。
预期目标
我国的中小学生营养午餐制度刚刚起步,希望通过对比研究中日学校供食的差异,找出日本能够通过学校供食制度改善青少年体质健康的主要措施,加以学习借鉴。此外,通过学校供食来,可以改善青少年体质健康,并能够培养青少年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传承本国的饮食文化。 本文也将就这一点进行分析。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日本的学校供食制度在保障日本青少年体质健康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反观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堪忧,已引发政府高度重视。
本文以此为切入点,采用对比研究的方法,分别比较中日两国学校供食在供食内容、供食卫生环境、供食经费补助、供食实施率等方面的差异,得出中国学校供食方面的不足之处。
再分析日本学校供食制度成功的原因,即在先进的供食理念、完善的供食体系、体育部门的妥善管理等方面加以分析,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
4. 参考文献
1)杨则宜. 中国大陆学生体质状况及其运动和营养干预[j]. 体育科研,2006,27 (6):65-68.
2)(日)田中富弥.健康と体力[j].第一法規出版株式会社, 1991,215-226.
3)文部科学省.学校給食実施状況調査, 2004,5月.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 1 | 第八学期1-6周: | 学生撰写开题报告(截止日期2022年3月25日) |
| 2 | 7周: | 学生拟写论文提纲;指导老师审定 |
| 3 | 8-14周 | 学生撰写、修改论文[10周:交一稿;13周:交二稿]。 |
| 4 | 15-16周 | 论文最后定稿,装订、上交。(论文提交查重截止日期2022年6月1日) |
| 5 | 16周 | 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批阅论文,写出评语,给出建议成绩。 |
| 6 | 16或17周 | 论文答辩(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