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详细-开题综述网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近現代における中日外来語の比較について开题报告

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现代日语中大量的外来语的存在,反映出了日本民族善于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的特性。因此,它的存在不容忽视,历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并已取得了很多的研究成果。对于日语语言习得者来说,学习和记忆外来语单词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纵观历史,日本是从明治维新时期开始大量吸收和创造诸多外来语的。而在中国,清末(20世纪上半页)开始大量涌入西方科技术语和日文中文汉字。从两国外来语的产生时间上可以明显看出两国外来语的先后继承性。并且中日两国不断地在进行文化交流,语言更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告诉我们两国的外来语必定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虽然两国同样是吸收了异国文化语言,其发展形式和发展程度却各有不同,本文将对两国外来语的产生原因、语言特征和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对比,希望能够通过多一系列的对比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出两国外来语言发展差异的原因,从而加深对日语中外来语的认识。通过这种全面的认识希望能够探索出日语外来语的内在规律,提高我们学习日语的效率,提升我们的日语水平。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在日本的报纸、新闻和日常生活中外来语都充当着重要的角色,中国亦是如此。本文的第一章将从日本明治维新时期(1868年-1912年)出现汉字译语开始,而中国又紧接着在清末(1911年)开始引进西方科技术语,对比中日外来语产生的背景及其内在关联性。第二章从两种语言的语言特征入手,如在中国外来语的表现是原双音节词语居多,而日本则是用只发音无实意的片假名直译外语,对比两国外来语在构造上的异同。第三章将结合中日外来语的现状,概括出中日外来语的一些规律。

预期目标:

(1)解释外来语在中日两国盛行的原因;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1、参考文献法:本文参考的文献包括近现代中日两国外来语的发展历史,中日汉字互借实例,两国外来语的吸收方式以及两国对于外来语所产生的社会心理。

2、历史分析方法:本文将结合近现代两国发展史来探讨外来语的演变过程,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久屋爱石 現代記き言葉における外来語の共時の分部[j]:东京:国立国语研究所,2013.

2)山明丰美 外来語再考[j]:东京:国际大学,2014.

3)高明凯 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m]: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58.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 第八学期1-6周:学生撰写开题报告(截止日期2022年3月25日)。

2 第八学期7周:学生拟写论文提纲;指导教师审定。

3第八学期8-14周:学生撰写、修改论文[10周:交一稿;13周:交二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