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のコンビニ文化について开题报告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974年,日本伊藤洋华堂公司从美国引进的7-Eleven日本1号店在东京都江东区正式开张,标志着日本便利店的正式起步。随后,罗森、全家等品牌也先后在这一时期开设了自己的第一家店铺。在此后四十多年时间里,便利店在日本迅速扩张,逐渐发展成为日本零售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本,日常大部分需求在一个便利店就可以搞定。可以说,便利店这种起源于美国的零售模式在日本得到最深入的发展,已经成为日本经济、文化的标配。
本课题以日本便利店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学习日本便利店的历史,了解日本便利店四十多年来的发展历程,思考日本便利店如何在数十年内形成日本的一种文化产业和日本国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试着分析日本便利店的经营模式,经营策略,创新的动因和日本便利店的前景,以及其背后日本的社会大环境、文化背景和近年来日本人生活方式的变化。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日本首家便利店诞生于1974年,此后日本便利店行业从1998年至今维持了20年持续正增长,即使在泡沫经济破灭后的经济增长停滞时期,便利店行业的增速也远超超市和百货业态。便利店的功能也在日本被开发到极致,不仅担负着诸如缴费、物流、文化周边等功能,甚至还涉及到了金融服务、药店等多项延伸功能。
首先,本课题从日本便利店发展的历程入手,研究日本便利店快速发展的原因。如今,许多国家都有便利店分布乃至自有便利店品牌,但是几乎没有一个国家拥有足以和日本便利店相当的密度和市场份额。
其次,从便利店日益提升的社交功能和文化功能开始,讨论从第一家7-11便利店到“便利店文化”这一经济文化产业,其背后日本人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价值观的变迁等。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本文将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并加上个案分析法。
研究步骤:
1-8周: 清楚把握文章主题,明确需要论证的内容并对继续社会调查,收集有用材料,并且列出研究文献,完成开题报告;
4. 参考文献
[1]川辺信雄.アメリカにおけるコンビニエンス·ストアの競争·成長戦略――セブン-イレブンの事例研究[j].早稲田商学,1993-07.
[2]小川進.商品開発体制に与えたコンビニ台頭のインバクト[j].国民経済雑誌,2003:188(6):39.
[3]川辺信雄.「新版 セプンーイレブンの経営史」[m].東京都:有斐閣出版社,2003.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 1 | 第八学期1-6周: | 论文开题,写出开题报告(拟写论文提纲),交指导教师审定签字。 |
| 2 | 7-13周: | 在教师指导之下撰写论文 [10周:交一稿; 13周:交二稿]。 |
| 3 | 14-15周: | 论文最后定稿,装订、上交。 |
| 4 | 16或17周: | 论文答辩(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