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小学校低学年国語教科書の比較研究(2016年~2019年)开题报告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语文教科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依托,是师生学习互动的媒介,承载着对学生进行示范、训练、教育、提升的重要使命。我国2019年秋季学期全面投入使用的人教版新版语文教科书虽然吸纳了语文课程改革的最新成果,但是仍存在着教材设计脱离实际等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便是用辩证和拓展的眼光对中外语文教科书进行分析比较,为我国语文教科书的改革和编纂提供借鉴。日本每十年就进行一次教育改革,日本小学国语教材被称为世界上最美的教科书,其也在改革的过程中积极借鉴他国的教育教学经验,反思本国的教育教材情况,全民参与,不断完善。因此,对中日小学低学年的语文教科书进行对比研究,发现我国语文教科书存在的缺陷,并积极吸取日本国语教科书编纂的有用经验,对我国小学低学年语文新教科书的编纂修订具有重要意义。
日本非常重视教育,文部科学省、教科书协会、国立教育政策研究所、教科书研究中心等机构均定期的对国内和国际的教科书进行调查,发表体系性的研究成果,作为日本教育发展的参考。日本国内对于国语教科书的研究,涉及内容选编、过程分析、内容比较等多个方面。例如,黒崎佐仁子(2010)的《学習漢字の日中比較:小学校国語科を対象に》以日本国语教师自己的教学经历为基础,对中日两国小学国语教材中要求掌握汉字的难易程度、数量多少进行比较,以此推测出中国学生容易学会的汉字和不易学会的汉字。
在我国,关于人教版教科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科书的组成系统、价值取向和适切性等方面。如:袁俊欢的《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一年级语文教科书的适切性研究》,叶蓓蓓的《“部编版”小学语文低段教科书助读系统研究》等等。高博(2017)通过借鉴日本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结构设计经验,对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的助学系统的设计方面、课文系统的内容结构方面、知识系统的内容要素方面、习题系统的设计方面提出了更加切实可行的建议。张玉晶(2017)联系我国小学语文教材实际内容和日本小学国语学习指导要领,对日本光村图书版小学教科书做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同时又结合目前我国教材编撰的实际情况和社会实际状况,借鉴日本教科书编撰的可取之处,对人教版新版新教材下一步的编撰和改革提出参考意见。杜晓娜(2019)梳理了中日两国教科书 的发展脉络,通过比较课程标准和学习指导纲要,分析了在不同的制度下,两国教科书呈现出的编写特色和优缺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课题以我国人教版小学低学年语文教科书和日本光村图书版小学低学年国语教科书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教科书、语文教科书、语文教科书结构等概念进行界定,并说明选择人教版小学低学年语文教科书和日本光村图书版小学低学年国语教科书进行比较的原因。
其次,根据语文教科书的编纂理论,对我国人教版小学低学年语文教科书和日本光村图书版小学低学年国语教科书的编排体系、范文系统、助读系统和实践活动系统进行分析和比较,得出中日两国小学低学年语文教科书编纂的特色和异同,可以发现人教版语文教科书编纂修订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其中不乏与日本光村图书版国语教科书有相似之处。
最后,本课题将在继承我国小学低学年语文教科书原有优势的基础上,借鉴日本国语教科书的可取之处,为我国小学低学年语文教科书改革提供新思路,以此来促进中国小学低学年语文教科书改革,推动教科书使用的科学化和艺术化,使教材更好地发挥全面提高学生国语素养的凭借功能。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本文将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
研究步骤:
1-8周:清楚把握文章主题,明确需要论证的内容,收集有用材料,并且研究文献,完成开题报告;
4. 参考文献
[1] 付宜紅. 小学校国語教科書の日中比較研究 構成原理を中心に[n]. 広島大学教育学部紀要 第2部 47, 広島大学 1999-03.
[2] 西一夫, 藤森裕治.国語教科書に埋め込まれた日本文化:「雪月花」と季節感[n].国語科教育 65, 全国大学国語教育学会2009-03.
[3] 黒崎佐仁子.学習漢字の日中比較:小学校国語科を対象に[n]. 聖学院大学論叢 23-01, 2010-10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 1 | 第八学期 1- 6周: | 论文开题,写出开题报告(拟写论文提纲),交指导教师审定签字。 |
| 2 | 7-13周: | 在教师指导之下撰写论文 [10周:交一稿; 13周:交二稿]。 |
| 3 | 14-15周: | 论文最后定稿,装订、上交。 |
| 4 | 16周或17周: | 论文答辩(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