コスプレから見る日本のオタク文化について开题报告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自我表现的方式也趋向多元化,Cosplay这种亚文化在中国发展势头异常迅猛并且风靡于青少年团体中,甚至由此出现了coser这一新兴职业。而提到Cosplay第一印象便是日本的“御宅文化”。“御宅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在世界流行,体现了人们对于文化的开放性与包容性。但是,在“御宅文化”的影响下,出现了以青少年为主要对象的“御宅族”,这一群体大多敏感,缺乏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他们不能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这也造成了人才资源的流失。
本课题以Cosplay作为研究对象,从Cosplay的各种方面探讨日本的“御宅文化”这一复杂的社会现象以及产生的多方面的影响,并且就其影响进行正反两面的分析,这对我们更加理解这种亚文化现象,客观接受这种文化的冲击,理解当代青少年的心理需求,客观看待“御宅族”,并且试着提出改善不好影响的对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主要研究内容:一、解释cosplay的定义与发展历程。二、分析cosplay这种亚文化盛行的原因,从其原因中看“御宅文化”。其中包括外部原因与内部原因,外部原因有(1)、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经济高速发展,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为cosplay文化提供了经济保障。(2)、网络的发展作为宣传的手段。(3)、日本acg文化的兴起与发展以及在此文化下“御宅族”的产生。内部原因:cosplay作为桥梁将二次元与三次元连接起来,青少年通过参与cosplay的方式表达对acg作品与角色的热爱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三、从cosplay对象看“御宅文化”:cosplay面向对象大部分是青少年,他们缺乏安全感,不适应社会,因此沉溺于虚拟世界,由此产生了“御宅族”。四、从cosplay的五个特点也就是反抗性、创造性、群体性、视觉性、消费性来看“御宅文化”。(1)、反抗性:社会激烈的竞争,现实的各种压力,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使青少年选择沉溺于虚假完美的世界,这正体现了“御宅文化”的核心意识即对于唯美意识的追求。(2)、创造性:coser选择一个角色赋予它全新的生命,体现了心理型“御宅”会自己创造爱好,将爱好传播给周围的人。(3)、群体
性:cosers因为对于“御宅文化”的热爱结成一个个团体,以群体形式进行文化传播与表达,并在不被理解中获得归属感。(4)、视觉性:追求视觉性效果。(5)、消费性:cosplay是一种依托于“御宅文化”的消费,体现了“御宅文化”具有商业性质。五、以动漫展、秋叶原现象等cosplay社会现象看“御宅文化”。六、“御宅文化”的渗透造成了各种影响并就其影响展开阐述.
本课题通过cosplay文化各方面的分析,探求其与日本“御宅文化”之间的联系,加深对日本异文化的理解并且着重分析中国青少年的cosplay现象以及其产生的积极与消极的影响,理解青少年的心理需求,试找到其解决方案。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本文将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并加上描述性研究法和个案分析法。
研究步骤:
1-8周:清楚把握文章主题,明确需要论证的内容并对参考文献进行分析,收集有用材料,完成开题报告;
4. 参考文献
| 1)東 浩紀. 動物化するポストモダン オタクから見た日本社会[M].講談社,2001 2)相田美穂. 現代日本における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の変容 : おたくという社会現象を通して[J]、『広島修大論集. 人文編』、第45巻第1号,87-127頁,2004 3)岡田 斗司夫. オタク学入門[M].新潮社,2008 4)吉本たいまつ. おたくの起源[M].NTT出版,2009.02 5)成実弘至. コスプレする社会―サブカルチャーの身体文化[M]. せりか書房 ,2009.06 6)原田 曜平.新オタク経済 3兆円市場の地殻大変動[M].朝日新聞出版, 2015 7)吴烨宇.青少年流行文化现象产生的动因[J]. 中国青年研究,2003(02) 8)谢莒莎. 浅析cosplay文化[J]. 中国青年研究,2005(10) 9)钟远波. 中国动漫Cosplay发展研究[J]. 美术大观,2007(10) 10)郝云峰. 浅谈都市亚文化——动漫文化对当代青少年的影响[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07(11) 11)马川. “我很宅!”——浅析都市“宅男宅女”的心理诉求[J]. 中国青年研究,2008(02) 12)王海枫,王天杨,唐燕. 对“宅文化”利与弊的分析[A]. 第九次全国心理卫生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 2016 |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 1 | 第八学期 1- 8周: | 论文开题,写出开题报告(拟写论文提纲),交指导教师审定签字。 |
| 2 | 9-13周: | 在教师指导之下撰写论文 [10周:交一稿; 13周:交二稿]。 |
| 3 | 14-16周: | 论文最后定稿,装订、上交。 |
| 4 | 16周或17周: | 论文答辩(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