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详细-开题综述网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堀辰雄の死生観――『風立ちぬ』を中心に开题报告

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在日本人的传统生死观中,死亡是无常的,但既非生的对立面,也非通往永恒的沉寂。他们认为通过死亡的流转,才有生的勃发。因此,日本人向来对死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死似乎比生更能折服日本人的心。堀辰雄是日本典型的心理主义作家,受西欧心理主义文学的影响,堀辰雄擅长人物心理描写,尤其擅长描写人物面对死亡时敏感纤细的内心感受。与日本人的传统生死观强调的死亡之美不同,堀辰雄的作品里充满了对生的追求和赞美,并且不断表达生所具有的顽强精神。其中,《起风了》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本课题拟将研究对象聚焦于《起风了》这部作品中男主人公的心理活动,通过对男主人公内心感情变化的分析,并且结合作家堀辰雄的生平经历,探究作家堀辰雄的生死观。《起风了》中的男女主人公虽然生活在死亡阴影的笼罩下,但读者从中感受到的却不是抑郁或者颓废,而是看似柔弱的生命中蕴涵的无与伦比的韧性和积极的求生意志。这对于身处当今日本社会的年轻人学会如何在逆境中求生存,无疑起到了积极的励志作用。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主要研究内容:

1)结合堀辰雄所处的时代背景了解堀辰雄的生平经历,认真分析文化和死亡体验对堀辰雄生死观产生的影响。其中,将侧重点放在与《起风了》这部作品中女主人公的原型—矢野绫子相关的死亡体验上。

2)以堀辰雄的作品《起风了》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的分析来探究作者的生死观。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本文将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和比较研究法完成。研读《起风了》的日文文本,结合有关堀辰雄的评传和评论以及作家堀辰雄的生平经历,聚焦于堀辰雄笔下的人物面对死亡时敏感纤细的内心感受,比较堀辰雄的生死观与日本的传统生死观的不同,从而探究堀辰雄独特的生死观。

写作步骤: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堀辰雄.幼年時代[m].東京:新潮文庫,1970.

[2]堀辰雄.風立ちぬ[m].東京:新潮社,1973.

[3}谷田昌平.堀辰雄論ノート[m].東京:河出書房新社,1977.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

第八学期 1- 8周:

论文开题,写出开题报告(拟写论文提纲),交指导教师审定签字。

2

9-13周:

在教师指导之下撰写论文 [10周:交一稿; 13周:交二稿]。

3

14-16周:

论文最后定稿,装订、上交。

4

16周或17周:

论文答辩(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