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における地方料理の相違点开题报告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孟子曰:“民以食为天”,由此可见中国自古是一个注重饮食文化的国家。
与此同时,中国古代经济繁荣,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频繁,中国的料理文化也因此对周边各国乃至世界的料理文化都有很大影响。
特别是一衣带水的邻国日本。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食物,是维持生命不可或缺的元素。从古至今,中日两国有众多学者对食物进行过大量的研究。中国最早的食谱可以追溯到南北朝的《食珍录》。本文基于先行研究的成果和观点,总结归纳中日各地料理的特点,并对比研究中日两国地方料理的异同点及关于饮食的国民意识的差异。
中华料理常被分为四大菜系,均是中国食文化的瑰宝,又各有自身独特风格。其中,山东料理、淮扬料理和广东料理基本可以代表中国北部、中部及南部的料理。同样,作为地势狭长,南北跨度较大的日本,由于气候、地形、政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各地料理也独具特色。由北至南,北海道·东北料理、近畿料理及九州·冲绳料理极具代表性。由此,本文将中日两国料理分为北部,中部及南部三大部分,在总结归纳三大纬度区域的料理的基础上,进行中日料理的对比研究。同时,鱼料理,锅料理等在中日两国内部地域差异较小,而在两国之间存在明显差异的食物,本文也将对比此类独具特色的食材及食用方式,探究其背后的历史根源。
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食物已不仅仅停留在果腹这一生理需求,人们已经更多地开始关注食材的口感和鲜美度、食物的营养价值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意境,也开始更多地反映人们的涵养、性格及一系列心灵深处的感受。因此本文将通过料理,探究两国国民性的异同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本文将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个案分析法以及经验总结法。
研究步骤:
1-8周:清楚把握文章主题,明确需要论证的内容并对参考文献进行分析,收集有用材料,完成开题报告;
4. 参考文献
[1] 周達生.中国食物誌[m].東京:創元社,1980.[2] 三井物産広報室.日本の味「ヨコメシガイド」[m].東京:学生社,1986.
[3] 山崎功.「地方」から日本=東南アジア関係史を考える:九州佐賀近代「地域」と「南方」関与の視点から[j].佐賀:佐賀大学地域学歴史文化研究センター,2010.
[4]読売新聞文化部,食べものがたり[m],東京:八坂書房,2011.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 1 | 第八学期 1- 8周: | 论文开题,写出开题报告(拟写论文提纲),交指导教师审定签字。 |
| 2 | 9-13周: | 在教师指导之下撰写论文 [10周:交一稿; 13周:交二稿]。 |
| 3 | 14-16周: | 论文最后定稿,装订、上交。 |
| 4 | 16周或17周: | 论文答辩(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