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女性の社会進出と少子化問題开题报告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战结束后,日本在经历了民主化的改革之后,在经济、政治、教育各方面的水平都有所提高。随着日本女性的地位得到提升以及女性学历的提高,传统思想逐渐被改变,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了自己的就业生涯。另一方面,随着房价的上涨以及生活成本的不断提高,许多家庭不堪重负,家庭主妇们转变成为“兼职主妇”。特别是在1986年《男女雇佣机会均等法》颁布以后,女性就业的雇佣环境变得更加有利,职业女性愈发增多。但是,由于日本的保育条件等问题的存在,女性处于一个育儿与工作两难的境地,许多女性为了工作选择了晚婚晚育或者是不婚不育,日本的少子化问题也越发严重。
本文将立足日本厚生劳动省统计数据,围绕女性的就业状况对日本少子化问题所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同时深入剖析日本少子化现象对日本社会产生的各种负面影响,寻求解决少子化问题的方法。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二战结束以后,日本在经济、政治、教育各方面的水平都有所提高,女性地位得到提升,女性就业率也随之明显上升。但与此同时,随着女性就业人数的增加,许多问题也随之而来,少子化问题便也是其中之一。迄今为止,已有大量的先行研究,本文便是基于这些先行研究的结论,进一步分析日本的女性就业现状与面临的各种问题,以及少子化问题对日本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女性就业问题一直是被研究的热门话题。在日本政府颁布《男女雇佣机会均等法》以后,女性就业的雇佣环境变得比以前更加有利。本课题通过收集整理日本女性就业的数据以及针对女性的就业政策,对推进与阻碍女性就业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日本女性就业变化对日本社会造成的各种影响,同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一些能够促进女性就业的方针。
与此同时,本课题还将研究日本女性就业现状与日本少子化问题之间的关联。所谓少子化,就是指生育率下降,造成幼年人口逐渐减少的现象。日本作为亚洲最早面临少子化问题的国家,在迄今为止的几十年中,已经建立了各种鼓励提高生育率的体系,并采取了多种应对少子化的措施。本文将通过展现日本少子化的历程,并在各种先行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少子化问题的成因及其对日本经济文化各方面造成的影响。同时也将研究日本现有的生育政策与措施对日本少子化现象产生的影响,并且提出自己对于如何努力缓解少子化问题的观点与看法,以及对未来的研究的展望。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本文将主要采用调查法,文献研究法,个案分析法以及经验总结法。
研究步骤:
1-8周:清楚把握文章主题,收集有用材料,完成开题报告;
4. 参考文献
[1] 志田原勉.少子高齢化時代の女性活用[m].東京:労働調査会出版,2001.[2] 加地大輔.少子化社会に対する女性の社会進出の重要性[j].香川大学経済政策研究,2009.
[3] 筒井淳也.女性の労働参加と性別分業——持続する稼ぎ手モデル[j].日本労働研究雑誌,2014.
[4] 藤森克彦.労働市場における「女性の活躍促進」を考える[j].地銀協月報,2014.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 1 | 第八学期 1- 8周: | 论文开题,写出开题报告(拟写论文提纲),交指导教师审定签字。 |
| 2 | 9-13周: | 在教师指导之下撰写论文 [10周:交一稿; 13周:交二稿]。 |
| 3 | 14-16周: | 论文最后定稿,装订、上交。 |
| 4 | 16周或17周: | 论文答辩(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