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における翻訳困難語について开题报告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近代以来,源自西方的近代概念逐渐传入东亚地区,“经济”、“社会”等日译概念性词汇迅速流入中国并被广泛使用,同时,原本汉语中不存在的“……化”、 “……感”、“ ……界”等表达方式也随之在中国普及开来。现阶段,“逆袭”、“给力”之类词汇在中国的普及程度极高,由此不难发现,日语中很多被认为难译甚至不可译的词在文化日渐交流的过程中变得可译。尽管在字面上可能是零翻译,但是完全可能通过文字、影视甚至音乐、绘画等文化途径来建立理解。部分原本难译、不可译词出现的这种现象,使翻译出现了新的可能性,理解难度大为降低,甚至可以使没有日语基础的人也能轻松理解。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主要研究内容:
一)对过去日文翻译中的困难语和如今零翻译直接引用并被大众熟知的和语词加以举例和阐述。
二)随着中国社会人文的发展,如今我们所常用的词汇中有不少是直接借鉴日本的和语词汇,而这一社会现象其实可以给我们的日语翻译工作带来很大的突破。论文具体从以下方面进行研究。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步骤:
1.阐述和语词中的翻译困难语及零译普及语的概念
2.对翻译困难语和零译普及语进行举例和分析
4. 参考文献
1)实藤秀惠.中国人日本留学史[m].东京:角川书店,1952.
2)铃木孝夫.言葉と社会[m].东京:中央公论社,1985.
3)西尾実,岩淵悦太郎.岩波国語辞典第7版新版[m].东京:岩波書店,2011.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 1 | 第八学期 1- 8周: | 论文开题,写出开题报告(拟写论文提纲),交指导教师审定签字。 |
| 2 | 9-13周: | 在教师指导之下撰写论文 [10周:交一稿; 13周:交二稿]。 |
| 3 | 14-16周: | 论文最后定稿,装订、上交。 |
| 4 | 16周或17周: | 论文答辩(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