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互联网 养老”模式的研究开题报告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背景
随着时代的发展,二十世纪以来,欧美发达国家纷纷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比重不断增加,其人口增长率甚至是负数,新生劳动力不足,导致传统的4-2-1居家养老模式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以英国、瑞士为首的福利国家主张通过推行国家养老模式,使其公民享受到“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保障,但是随着世界经济经济危机的爆发和“包办一切”的福利体制自身的弊端,巨额的财政支出造成了国家的财政负担,迫使各国纷纷探寻新的养老模式。
人口老龄化问题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据统计,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不断加深。据统计,我国2015年60岁以上人口达到2.22亿,占总人口的16.15%,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1.44亿人。十九大报告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而在当下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的现实面前,如何采取更好、更新的措施,让每个老年人共享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不让任何一个老年人掉队,共同拥有一个更舒心、更有保障的美好生活,是摆在中国各级政府乃至全球各国面前的一个共同任务。对此,近年来中国各地开展的“互联网 养老”改革创新以及形成的多种新服务模式,直接推动了养老服务产业的转型升级,更彰显了中国在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智慧、新方案和新行动。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研究内容
(一)“互联网 养老”研究现状
1、国外的“互联网 养老”的实践,美、日、英等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1 问卷调差法:通过问卷调查不同年龄层次人群对“互联网 养老”模式的认知,也可以借此机会向人民群众宣传介绍“互联网 养老”这一新型养老模式。
2 比较研究方法:介绍江苏省各地区现有的“互联网 养老”模式,与国内外(国内:山西太原、湖南长沙;国外:美国、日本、德国)的智能养老模式对比,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为江苏省“互联网 养老”模式的发展和完善提供经验上的借鉴,少走弯路。
4. 参考文献
[1]耿永志,王晓波.“互联网 ”养老服务模式:机遇、困境与出路[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34(04):109-114 122.
[2]王茹. 互联网 居家养老服务:养老服务模式的创新[d].吉林大学,2017.
[3]陈恬恬. 基于“互联网 ”视角下智慧养老模式的构建研究[d].南昌大学,2017.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17年11月-2018年1月9日 老师指导学生确定论文选题,学生搜集相关资料。
2.2018年1月10日-3月10日 老师完成并下达任务书
3.2018年3月11日-3月29日 学生完成开题报告和论文提纲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