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Key Words in American and Chinese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开题报告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
有人认为;“关键词不是一本词典,也不是特殊学科的术语汇编。它不是词典发展史的一串注脚,也不是针对许多语词所下的一串定义之组合。它应该算是对于一种词汇质疑探询的纪录;这类词汇包含了英文里对习俗制度广为讨论的一些语汇及意义一一这种习俗、制度,现在我们通常将其归类为文化与社会。”(苏哲. 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j].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05(3):196-196.),因此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对文献的关键词分析产生了兴趣。“学术论文的关键词是论文内容的提示符,是作者学术思想及学术观点的凝结,也是文献计量研究的重要指标。”(杜娟;2014)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研究文献的内在规律,对期刊、人才及科研成果进行科学评价,可以揭示文献的内在规律、侧重点以及其发展动向。对于任何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其研究热点也会随着知识体系的完善、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而产生变化。对特定领域研究热点及其变化轨迹的分析,有助于我们了解该领域过去的关注点、现在的热点以及将来的发展趋势。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主要研究内容:
本文以中美知识产权法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两国产权法法律语言中的关键词分析,对比其知识产权法中法律语言的表达侧重点的不同,以此揭示中美社会,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差异。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通过研究关键词分析法和中美知识产权的相关资料,了解关键词分析的产生与发展以及中美两国知识产权法的碰撞。
二、对比研究法: 通过对比中美知识产权法中的关键词,分析其表达侧重点。
4. 参考文献
[1]austin,j.l.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m].oxford: the clarendon press, 1962.
[2]baden, eberhard. legislative drafting: anew approach[m]. london: butterworths, 1977.
[3]bloor, thomas bloor, meriel. thefunctional analysis of english[m]. london: hodder headerline group, 1987.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七学期:
1.10-11周 论文命题与选题。指导教师与学生见面,第一次面授。
2.15-18周学生根据教师下达的“任务书”,进行论文撰写前的前期准备。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