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の憂鬱質について————太宰治の『斜陽』と『人間失格』を中心に开题报告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太宰治作为战后日本无赖派文学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 其代表作品《斜阳》和《人间失格》从不同性别的角度,通过描写颓废堕落的国民生活来抵制当时社会思潮,以此来追求思想解放,此为无赖派文学中最主要的基调。这种基调也是太宰治本人一生的性格色彩投影。作家在作品中以自我解嘲和戏谑的创作手法,描写充斥着颓废主义和虚无主义的人生哲学,并希望以这种方法揭示人在道德和情义下隐藏的阴暗面,从而得到真正的人性解放。这种以自谑写颓废,以颓废求解放的思想结构正是太治宰文学的内涵之一。虽然无赖派文学有一定的消极和病态的表现,但在当时日本战后文坛引起了极大反响,如今也仍然影响着许多日本年轻人的生死观和人生观。
本课题主要通过对太宰治两部作品中所展示的颓废、消极的人格形象的分析,联系历史、宗教、环境等各种因素,探究以太宰治为典型代表的日本人在战后经济思潮的影响下所表现出来的忧郁人格,以此研究当今社会日本人普遍存在的忧郁性格的特点,并分析此人格在社会中存在的内涵、利弊和存在意义。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在日本,随着经济的发展不少人迫于生活压力在社会上打拼,因而日本职场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大,但骨子里内敛深沉的日本人时常无处宣泄情绪压力,因此形成了一个压抑、沉默的日本社会。而日本作为抑郁症高发和自杀率最高的国家,极大原因在于日本人中普遍存在的“忧郁型人格”,此特点的人格有悲观消极的一面,也有思想深刻,有极具艺术创造力的一面。
首先,本课题从太宰治的《斜阳》和《人间失格》入手,研究两部作品的文学地位和文学意义。并且从中了解太宰治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其次,从两部作品的内容、背景、写作角度等不同侧面入手,对比异同,分析抑郁型人格产生的原因,并结合日本的历史、宗教、环境、信仰等方面,探究其表现形式。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本文将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并加上描述性研究法和个案分析法。
研究步骤:
4. 参考文献
1)鶴見俊輔等.文化[M].东京:岩波書店,1968.
2)中村光夫.日本の現代小説[M].东京:岩波書店,1968.
3)工藤好美.文学概論[M].东京:南雲堂,1979.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 1 | 第八学期 1- 6周: | 论文开题,写出开题报告(拟写论文提纲),交指导教师审定签字。 |
| 2 | 7-13周: | 在教师指导之下撰写论文 [10周:交一稿; 13周:交二稿]。 |
| 3 | 14-15周: | 论文最后定稿,装订、上交。 |
| 4 | 16周或17周: | 论文答辩(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