アニメ『千と千尋の神隠し』から見た日本の癒し文化开题报告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千与千寻》这部动画片是日本动漫大师宫崎骏2001年的作品,至今已有18年的历史了。这部影片讲的是10岁的少女千寻一家误入神怪世界迷失自我,最后通过寻找,找到来处的故事。荻野千寻在2001年影片上映时,是一个10岁的小女孩,换言之千寻是一个出生在1991年日本的小孩。而日本在1991年泡沫经济崩溃后到2000年代初期长期经济不景气,这十年在日本被称之为“失去的十年”,日本公知学者又将1991年的日本人称为“the lost generation”(迷失的一代)。因此千寻这个角色正是上述这“迷失的一代”的代表。宫崎骏大师想通过这个讲述千寻迷失的故事告诉当时的日本人在迷失中如何寻找与回归,从而以平稳、安定的方式治愈国人的心灵。因此,这部动漫是一部治愈系的代表作。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探究日本的“治愈文化”在影视剧中的应用以及它之所以产生的文化根源如“自然崇拜”、“言灵信仰”、“无常观”。
意义:日本的“治愈系”动漫体现了深刻的民族文化内涵,借助媒体的传播彰显了独特的民族文化魅力,在世界范围广泛传播并得到认同。“治愈系”文化符合了大众在浮躁和经济低迷的后工业时代对于社会归属感的心理需求,使受众体会到放松和舒缓的治愈效果。希望本文通过对《千与千寻》的鉴赏,通过千寻寻找自己姓氏的过程,能够帮助大家领会到日本文化中的治愈力量,抚慰心灵。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主要研究内容 :通过对《千与千寻》的叙事结构,人物的特色,电影的配乐,绘画的风格来研究它所体现出来的治愈文化,分析日本人在该影片中对日本的治愈文化的运用以及日本的治愈文化产生的文化根源。
以下,叙述一下论文的构成。本论文,将绪论和终章包含在内,一共分为五章。
一、序论:提出中心论题;说明研究《千与千寻》的背景和进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包括收集资料的方法。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和步骤:首先,在对影片《千与千寻》的鉴赏的基础上,对剧情有基本理解。
其次,分析影片的叙事结构,人物特色,电影配乐,绘画风格,突出影片中的治愈风格。
最后,立足于历史,分析治愈文化产生的历史根源。
4. 参考文献
[1]永田桂子.変貌するー現代絵本の世界[m].高文堂出版社2004.
[2]松居直.絵本を読む[m].東京:日本エデイタースクール出版部2004.
[3]多田道太郎.しぐさの日本文化[m].身边的日本文化.江丽影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 第七学期7-14周:确定论文题目;指导教师网上录入论文题目;填写《毕业论文课题申报表》。
2 第七学期15-18周:学生根据教师下达的任务书,进行论文撰写的前期准备。
3 第八学期1-6周:学生撰写开题报告。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