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东野圭吾推理小说中的犯罪女性形象开题报告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我国开始翻译日本推小说。八十年代才开始研究日本推小说。其中,主要社会派作家的作品得到关注。九十年代,研究者们将森村诚一的新社会派小说主题作为重点研究。新世纪后,学界开始关注日本推理小说的创作手法,语言特色,美学特征等。但总体来说,我国学者对于日本推理小说的研究内容较浅,范围较窄,对于近年来新的作家作品很少涉及。
日本当代作家东野圭吾凭借《嫌疑人x的献身》,《白夜行》等多部作品震惊中日文坛。本课题通过对他笔下犯罪女性形象的研究,更深层地了解社会与女性的关系,剖析引发女性犯罪的社会背景及原因,以及日本社会和日本男性对于女性身体心理的双重伤害。本课题的学术意义在于解剖社会派作家的写作手法、创作特点,丰富我国对于日本推理小说的研究程度。现实意义在于引发人们对于社会各方面给予女性不平等的关注和思考,唤起女性走向新的独立解放道路。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内容:对《放学后》,《圣女的救赎》,《白夜行》,《美丽的凶器》四部作品中的犯罪女性形象进行全面解读、分析。1.我国对日本推理小说的现有研究情况,还有哪些不足。
2.对作家、作品的介绍以及他笔下女性形象的描述。
3.叙述四部作品中的犯罪女性及她们的犯罪事实。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1.调查法:尽可能多的搜集期刊、著作,比较不同作者的看法,提炼出观点
2.文献研究法:纵向梳理近当代日本文学史,横向比较与东野圭吾同时期作家创作特点
3.功能分析法:分析特定社会时期中,社会现象如何在社会系统中成长。如亮司用芯片开发了盗版游戏,通过盗取磁条取走他人银行卡中的存款等。
4. 参考文献
- [1]东野圭吾与日本的女性观[J]. 曹静.短篇小说(原创版).2015(03)
- [2]论东野圭吾作品中的新社会派特性[J]. 张景一.当代文坛.2014(04)
- [3]社会漩涡中的女性“疼痛”——解读《圣女的救济》中的女性形象[J]. 王雯倩.神州.2013(01)
- [4]东野圭吾小说中的女性主义分析——以《分身》为中心[J]. 张景一.作家.2012(24)
- [5]从《白夜行》看东野圭吾的创作[J]. 王婧殊.小说评论.2011(S1)
- [6]社会性别分工与当代日本女性的生活模式[J]. 赵敬.日语学习与研究.2009(05)
- [7]试论战后日本妇女社会地位的变化[J]. 仝芸.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
- [8]日本妇女社会地位的演变[J]. 李卓.日本研究.1998(01)
- [9]放学后[M].东野圭吾.南海出版公司.2010.1
- [10]白夜行[M].东野圭吾.南海出版公司.2013.1
- [11]圣女的救济[M].东野圭吾.南海出版公司.2017.1
- [12]美丽的凶器[M].东野圭吾.南海出版公司.2014.12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 2022.11.15—2022.1.4 确定选题,收集资料
- 2022.1.5—2022.3.1 资料索引,阅读资料,接收任务书
- 2022.3.2—2022.3.15 完成开题报告
- 2022.3.16—2022.3.23 完成论文写作提纲
- 2022.3.24—2022.4.20 完成论文初稿
- 2022.4.21—2022.5.20 完成论文修改稿
- 2022.5.21—2022.5.31 交定稿(2份),指导老师审阅论文,学生知网检测
- 2022年6月初 老师评阅论文,学生准备答辩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