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輩は猫である』と『狂人日記』の創作手法の比較研究开题报告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我是猫》是日本近代作家夏目漱石的经典作品之一,也是日本文学史上不朽的文学著作。小说以一位穷教师家的猫为主人公,通过猫的眼睛,运用拟人,夸张等创作手法讽刺“文明开化”的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现象。《狂人日记》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作者鲁迅第一次采用“日记体”的创作手法,塑造了“狂人”这个形象,通过暗喻等创作手法揭示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表达作者对封建时期落后腐朽文化的反抗。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我是猫》与《狂人日记》的文本阅读,具体内容具体分析两部作品中使用的创作手法,比较两部作品创作手法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最后研究总结形成两位作者写作手法具有相同点与不同点的原因。
该研究一方面具有深入了解两部作品创作手法使用的意义,另一方面通过对两部作品的分析,深入思考形成两位作者创作手法相同与不同的原因。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主要内容:一、《我是猫》中采用的创作手法:小说通篇采用拟人的创作手法,以穷教师家的猫为主角,以猫的口吻,通过猫的眼睛描述当时的社会生活;小说中对资产阶级家金田夫人的外貌采用了夸张的创作手法,表现出人物的丑恶;作品又以金田小姐的婚事引发的一系列故事来揭示当时社会金钱至上的社会风气,讽刺“文明开化”的资本主义社会的阴暗腐朽等。
二、《狂人日记》中采用的创作手法:小说采用日记体的格式,由一篇文言序及十三篇白话日记构成;第二篇日记中,“只有廿年以前,把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踹了一脚,古久先生很不高兴。”采用暗喻的创作手法,将陈年的流水簿子暗喻腐朽的传统文化;第六篇日记中,“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采用象征的创作手法等。
三、《我是猫》与《狂人日记》中创作手法的相同点及其成因:《我是猫》是以一个个片段记叙主人公的故事,《狂人日记》则是通过一篇小序及十三篇白话日记记叙了主人公的故事。两部小说也都采用了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众所周知,夏目漱石与鲁迅都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批判精神,促使两位作者在创作时有许多共同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本课题将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并加上描述性研究法和个案分析法。
研究步骤:
1-8周:清楚把握文章主题,明确需要论证的内容并对参考文献进行分析,收集有关《我是猫》与《狂人日记》的材料,完成开题报告;
4. 参考文献
1)伊藤整.夏目漱石研究[m].東京:新潮社,1958.
2)远藤嘉基.注解日本文学史[m].京都:中央図書,1994.
3)温儒敏,旷新年.《狂人日记》:反讽的迷宫——对该小说“序”在全篇中结构意义的探讨[j].鲁迅研究期刊,1990年第8期.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 1 | 第八学期 1- 6周: | 论文开题,写出开题报告(拟写论文提纲),交指导教师审定签字。 |
| 2 | 7-13周: | 在教师指导之下撰写论文 [10周:交一稿; 13周:交二稿]。 |
| 3 | 14-15周: | 论文最后定稿,装订、上交。 |
| 4 | 16周或17周: | 论文答辩(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