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道から見た日本人の価値観开题报告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花道本起源于中国,自隋唐时代从中国随佛教文化一同传入日本。基于日本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神佛的敬仰,花道艺术在日本传播的过程中得到极大的发展。现如今,日本花道已经进入了空前繁荣的阶段,光是知名的花道流派就已经达到了两千多种。所谓花道,并不只是插花造型。日本人民通过花道艺术,表达了个人的情感,价值和审美。人们通过观赏插花作品,不仅能享受到具有艺术之感的视觉盛宴,更能体会到插花人想表达的无形的精神力量。
在国外,众多花道大师,花道研究者提出的见解,大多都流露出对自然生命的敬畏与尊敬,相信万物皆有灵,天人合一。未生流的笹冈三代家元笹冈隆甫,曾在《花道》中说“日式插花中没有瞬间的绚丽,插花动作结束的瞬间并非作品的完结。花的生命都是平等而不可替代的,花的生命与自我的生命重合在一起,要平等地珍惜宇宙中的每一个瞬间。插花,它表现的是生命本身。”川濑敏郎在《一日一花》中说说“你从许多枝中选出的那一朵花,其实是你自身的肖像”。同理,《池坊秘传》也写到" 花之心应为我心也 。"
在我国,花道艺术的发展不如日本,对本国花道的专门研究也比较少,更多的是探究日本花道艺术和对比中日双方花道艺术的研究。姚文清在《中日花文化比较》中,对两国花道常用花进行了对比,反映了中日人民不同的性格特点和价值观念。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课题是关于日本花道所体现的日本人价值观念的一般研究。花道作为日本艺术的代表之一,在日本艺术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每一个看似简单随意的花道作品,其实或多或少都暗藏着插花者的价值观。为此,本课题将通过对日本主流花道流派的花道作品进行研究分析,探究花道中蕴藏着的日本人的价值观。
首先大体概述日本花道的发展历程以及发展成果。花道自隋唐时代随佛教传入日本,从最初的佛前供花形式到如今成为一门独立完整的艺术形式,在这数百年间,日本的插花也曾经历大起大落,低潮时也濒临绝境,但却仍能较快地起死回生,不断走向高峰。
其次,挑选出最具代表性的主流花道派别进行具体的说明。然后分析不同花道流派所表达的日本人价值观念,对花道中透露出的价值观进行深入的探讨与研究。在日本花道发展的这么多年中,形成了池坊流、古流、小原流和古月流。本课题就是着重对这四大流派花道进行研究。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本文将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并加上描述性研究法和个案分析法。
研究步骤:
4. 参考文献
[1]山根有三.花道史研究[m].东京:中央公論美術社,1996.
[2]吉田泰巳.花道的美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笹冈隆甫.花道 感知日本文化的理性之美[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7.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 1 | 第八学期 1- 6周: | 论文开题,写出开题报告(拟写论文提纲),交指导教师审定签字。 |
| 2 | 7-13周: | 在教师指导之下撰写论文 [10周:交一稿; 13周:交二稿]。 |
| 3 | 14-15周: | 论文最后定稿,装订、上交。 |
| 4 | 16周或17周: | 论文答辩(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