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重建的行为研究—以福建省霞塘村谢氏祠堂为例开题报告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课题意义
1.1现实意义
祠堂的重建是乡村社会中的重大事件,而在对重大事件的掌控处理过程中无不体现着乡村治理中人员或者组织的行动逻辑。借由祠堂重建这一事件,可以更加清晰地窥探出乡村社会中的个人、群体乃至组织在乡村治理的过程中是如何进行合作抑或博弈的,从而为更好的乡村治理实践模式提供参考。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1.研究目标
通过实地调查,以访谈法收集资料,了解谢氏祠堂重建的整个事件过程,通过对过程中矛盾事件的原因探析总结出在祠堂重建中各方权衡与行动的逻辑,透析乡村社会中的治理方式,为更好的处理乡村事务提供一些建议。
2.研究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1.研究方法
(1)实地研究
以谢氏祠堂重建地霞塘村委调查地点,采取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拟对祠堂重建的发起者、参与者、未参与其中村民以及村中组织的领导者为调查对象。了解发起的
4. 研究创新点
1.特色或创新之处
第一,研究对象的特色:以往学者研究的祠堂多是已经被破坏、或者祠堂老旧的情况下进行的重建,而本研究选取的祠堂是一座建立年数不长却再次进行重建,其背后可能有有别于他者的原因,笔者试图进行分析。
第二,研究内容特色:以往的研究成果主要是集中在祠堂重建的功能作用上,而本研究更加关注其中的是祠堂重建这一事件过程中的矛盾冲突,并且透过此去了解乡村治理。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1)筹划阶段
2016年5月2016年6月:通过文献的查找阅读,对祠堂重建研究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完成文献综述。
(2)资料收集阶段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