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详细-开题综述网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日本における外来文化の受容方式————茶文化を中心に开题报告

 2023-03-13 09:03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日本是一个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民族,在历史上出现过三次大的吸收外来文化高潮:大化革新前后主要吸收隋唐文化;明治维新时期主要吸收西欧文化;二战后主要吸收美国文化。每当处于重大的历史转折时期,都能够为适应自身的要求,有选择地吸收外来文化,并加以融合、创新,最终形成日本民族所特有的文化。

隋唐时期作为中国的鼎盛时期之一,理所当然地被日本当作吸收文化的对象,中国的茶文化就是这个时期传到了日本。历史上中外文化交流有许多途径,而中日之间茶文化交流的途径是“通过佛教和僧人”。他们在唐期间开展佛教活动时,耳濡目染了中国当时先进的茶文化,将茶文化传到了日本。

在中国的茶文化中,最宝贵的就是中国的茶道精神,日本传承了中国茶文化,在自己的茶文化中也体现了淡泊处世,清静自守的情怀,由此可以看出,日本在借鉴其他文化时注重取其精华。其次,日本文化在吸收外来文化时,注重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在吸收中国的茶文化之余,日本文化加入了本土文化中的审美意识,使日本茶文化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众所周知,日本民族是一个勇于和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民族,每当处于重大的历史转折时期,都能够为适应自身的要求,有目的地、系统而又有选择的吸收外来文化,并加以融合、创新,最终形成本民族所特有的文化。日本向中国学习茶文化时,凭借自身的创新和优异的学习改造能力,完成了他国文化与本民族文化之间的衔接交流,开创了独特的日本茶道。

研究日本对茶文化的吸收方式,首先就要了解日本茶道的起源,及中日茶文化的异同点和相同点。日本的茶道是从中国茶文化中继承而来的,由中日茶文化的差异可以看出日本在吸收外来文化时注重取其精华,这对日本文化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其次,从日本对茶文化的吸收方式总结日本对外来文化的吸收。日本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选择地吸收当时的先进文化,使日本文化呈现多元性。同时,日本对外来文化的取舍并不是简单的拿来或者复制,而是采取甄别的态度审视外来文化,通过选择,记忆改造,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从而保持了本土文化的主体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本文将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并加上描述性研究法和个案分析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 倉澤行洋.日本茶道文化概論[M].东京:淡交社.1992.

2) 坂田太郎.日本史概说[M].东京:商务印书馆.1992.

3)宗室.熊倉功夫.田中秀隆. 茶道の文化論[M].东京:淡交社.1999.

4)岡田啓助.日本文化を知る[M].东京:おうふう.2000.

5)吉田茂.激荡的百年史[M].李杜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6)王昌沛.论日本文化的兼容与传承[J].陕西师大学报.2005(32).124-127.

7)马茜华.日本吸收外来文化探微[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6(02).105-108.

8)谢忠宇.李军.日本如何吸收外来文化探析[J].世纪桥.2007(04).87-88.

9)韩景学.日本对外来文化的吸收与创新[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8(02).94-95.

10)姜淼.对日本吸收外来文化特点浅议[J].现代教育科学.2009(01).420-422.

5. 工作计划

1

第八学期 1- 6周:

论文开题,写出开题报告(拟写论文提纲),交指导教师审定签字。

2

7-13周:

在教师指导之下撰写论文 [10周:交一稿; 13周:交二稿]。

3

14-15周:

论文最后定稿,装订、上交。

4

16周或17周:

论文答辩(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