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祖信仰在日本的传播与融合开题报告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背景:2009年9月,“妈祖信俗”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的妈祖信仰具有了世界性的价值与现实性的意义。妈祖信仰作为中国传统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内外各地广为传播,彰显出其强大的生命力与持续的包容力。妈祖作为一种海上神明信仰,在日本就显得尤为活跃,她不仅承担了保佑航海商贸的责任,更是通过传播融合,与日本本土神灵相辅相成,演化出各种职能。
妈祖信仰在整个日本的传播,从琉球到长崎再到东日本,经历了一个自官方到融入本土地域,然后进一步扎根于民间的曲折经历。然而无论是在哪个阶段,妈祖信仰在与日本的本土文化共存共融的同时,也始终彰显着自身作为中华文化的独特个性,构成了日本社会多元文化的组成部分。
此前,关于妈祖信仰的研究大都侧重于对妈祖的事迹、生平等有关的基本资料的考证,包括对妈祖信仰传说的叙述和考察,妈祖信仰功能、性质以及传播和分布等等,基本围绕国内情况展开,对其信仰的海外传播内容较少涉及。一直到近年,关于妈祖信仰在日本的传播发展等研究才逐渐开始热门起来。
目的:通过梳理分析妈祖信仰的产生及其传至日本的途径和路线,对比不同传播途径影响下的妈祖初始职能的不同。以日本地区本土神明信仰为基石,探究妈祖信仰在本土化过程中的分化发展,探究其变化原因,浅析妈祖和日本本土神灵在中日文化传播交流中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意义:妈祖信仰作为一个比较成熟的民间信仰,可以借以一个相对成熟的民间信仰角度,探讨一般民间信仰发生和发展的某些规律。妈祖文化作为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重要媒介与文化符号,它在日本的传播不仅揭示了文化层面的交融,还体现了中日之间的政治经济互动。通过对日本妈祖信仰的研究,可以侧面展示出日本社会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部分生活面貌,也揭示了在日华人华侨是如何以妈祖信仰为纽带融入当地,并进行文化交流与传播的。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主要研究内容: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探索分析妈祖信仰在日本的传播与融合。从妈祖信仰宋朝时期在中国福建沿海地区的起源和形成入手,系统阐述其传入日本前已有的基本状况,以此为基点,探究妈祖信仰进入日本的不同途径,及其对妈祖信仰内涵产生的不同影响,并梳理分析妈祖在日本的传播情况,时间横跨几个世纪,基本路线是从琉球到长崎再到东日本,不同地区不同时代妈祖信仰的传入方式各不相同,结合妈祖信仰传播过程中日本不同的社会状况和信仰政策等情况,探究妈祖信仰的本土化进程,结合日本本土神明进行个别分析,探究妈祖信仰在融合过程中的职能转变情况。
预期目标: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文献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通过《妈祖文献史料汇编》中的原始史料,研究并分析妈祖的起源,并与李献璋的《妈祖信仰研究》等其他文献关于妈祖起源的分析进行比较研究。
以《妈祖文献史料汇编》中妈祖与琉球相关的原始史料为切入点,结合長崎県文化スポーツ振興部《媽祖に関する調査研究報告書》,比较分析其中妈祖传入日本的基本路径、方式等。
功能分析法:根据妈祖祭祀的不同场景和缘由,结合当地本土的信仰,分析妈祖信仰在社会功能上的变化及其产生不同功能的缘由,从而分析其与本土信仰融合的过程与方式。
4. 参考文献
史料:
[1](宋)黄岩孙:《仙溪志》,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年。
[2](清)张廷玉:《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3][日]藤原继绳、菅野真道、秋筱安人:《续日本纪》,https://www.zhonghuashu.com/wiki/續日本紀/卷第廿四,访问时间:2023年4月16日。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4年9月至2024年12月 确定论文选题,接受毕业论文指导老师下达的任务书,并按任务书要求完成资料收集等前期准备工作。
2.2024年1月至2月 完成开题报告。
3.2024年3月至4月 在指导老师指导下,完成论文初稿。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