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高管激励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从高管权力论的角度来研究高管股权激励尤其是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的动因及后果,对于丰富股权激励理论,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通过高管股权激励下的利益联动后果进行回顾和全释,对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的动因、市场反应、股东利益及次生激励等方面的利益联动效应进行分析,探讨其对潜在投资者、股东及公司普通员工的利益影响机制,揭示股权激励所引发的利益联动内涵,丰富和发展股权激励理论。
虽然我国高管股权激励制度己有了几年的实践,配套的相关制度在这几年的发展中逐步得到不断的完善,但成熟的制度毕竟需要更多的不断地积累与总结。与资本市场成熟国家比,我们不但经济发展水平、历史与文化等有不同,而且在制度体系、市场环境等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直接#8220;借鉴#8221;定会有强烈的#8220;水土不服#8221;。同时,我国在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虽然有一些公司通过制定合理的股权激励方案,促进了业绩增长,但也有不少公司的高管股权激励却成了向高管输送利益的渠道。过低的行权条件、实施与中止的随意性、行权时间的操纵等让股东看不到#8220;自己的利益#8221;,高管权力使高管股权激励削足适履,变成了高管的福利。目前,我国股权激励进入了快速推进阶段,但股权激励中实践中暴露出来的高管权力对股权激励的扭曲,使我国这场公司治理制度的革命能真正促进公司的健康发展,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以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带来的利益联动效应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和总结以往文献对高管股权激励问题的研究成果,选择形成高管权力的基本要素用主成份分析法构建公司高管权力度量指标。
研究内容:
一、首先从高管股权激励公告对资本市场的引起的反应进行事件分析,从异常收益的特征中分析高管股权激励的动机;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高管股权激励最早始于上世纪50年代辉瑞公司(Pfizer),70年代在美国迅速推广开来,并取得了广泛的成功。到90年代,这种制度己经成为美国、日本、意大利、法国、英国等西方国家的企业普遍采用的长期激励形式。1998年,全球500强工业企业89%以上对经理人实行股票期权激励;美国前20强企业累计的股票期权数量约占总股数的13.2%,全美前100强企业高级经理人员的薪酬53.3%源于此;全美公司高管股权薪酬占全部薪酬的比重由1984年的23%窜升至2000年的63%。高管股权激励随着股价的波动带来的不仅是天价的高管薪酬,这把金手铐也创造了神话#8220;NASDAQ#8221;,成为#8220;美国经济的助推器#8221;。
我国上市公司的高管激励大致可分为三种模式:基本薪金和在职消费水平较高的#8220;福利型#8221;模式、设置了大额年度绩效奖金的#8220;业绩型#8221;模式和注重对高管进行中长期激励的#8220;激励型模式#8221;。但我国上市公司的高管激励体系中,货币薪酬等短期激励机制占总薪酬的主要部分,而基于股票和期权的长期激励机制缺失,上市公司管理者#8220;零持股#8221;的现象严重。基于视角的高管激励体系在奖金银行、股票期权计划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另外,中国企业应当建立并完善适合自身特点的治理机制,使得公司董事会、监事会、薪酬委员会各司其职、协同运作;加大股权激励力度,合理确定授予数量和行权价格;同时注重以控制权激励和声誉激励为代表的隐性激励。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1月30日--搜集并阅读资料确定或调整选题,完成选题。
2、2022年1月18日前--在前期搜集并阅读资料的基础上写出开题报告,完成开题。
3、2022年3月19日前--广泛搜集与选题有关的著作、论文等文献资料,仔细的阅读资料,翻译外文文献,了解国内外与选题相关研究状况、成果、观点,并进行文献综述,为撰写论文找准切入点并写出论文提纲。
5. 参考文献
[1] salim chahine,marc goergen.the two sides of ceo option grants at the ipo[j]. 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 . 2011 (4)
[2] 张海平.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效应研究[d]. 复旦大学 2011
[3] 孙健,卢闯. 高管权力、股权激励强度与市场反应[j]. 中国软科学. 2012(04)
[4] 王锐,龙子午. 股权激励对公司价值影响因素的统计分析[j].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11(02)
[5]吕长江,严明珠,郑慧莲,许静静. 为什么上市公司选择股权激励计划?[j].会计研究.2011(01)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