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详细-开题综述网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こころ』から見る夏目漱石の「則天去私」开题报告

 2023-03-24 09:03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心》是夏目漱石后期的代表作,是其思想发生转变时的一部作品,同时也是一步利己主义的忏悔录,深刻揭露了利己主义和道义之心的冲突。该作品以“我”为中心,记录了“我”与“先生”的相识并且在发生了一连串的事情之后知道了“先生”的过去,“先生”因为自己的私欲而间接导致了好友“K”的死,同时“K”的死也使“先生”一直活在不安与自责当中,后面的人生中“先生”也一直无法忘却这件事,最终也导致他走上了自杀的道路。《心》这部作品通过对人物性格特征还有心理的描写和刻画,成功塑造了一个利己主义的形象,而促使写作风格变化的正是此时夏目漱石在生病期间产生的新思想“则天去私”,从小说中许多人物及内心的刻画,反映出夏目漱石对明治时代知识分子中利己主义者可恶、可悲、可叹的孤独内心世界剖析得淋漓尽致,对于“私欲”的着重描写,与之前作品截然不同的风格都是这部小说的魅力之一。

通过研究,旨在更加深刻的理解夏目漱石文学深刻和复杂的文艺思想和伦理内涵。文学是时代和社会的镜子,通过研究加深对日本明治时期社会和思想的认识,进一步理解日本近代文学、日本文化和日本社会。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是夏目漱石的代表性小说《心》,重点对作品中人物的性格进行分析,从中挖掘夏目漱石 “则天去私”思想的重要内涵,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考察。首先第一部分是作家作品介绍。对作者夏目漱石生平以及个人经历的进行简述,对《心》的内容、人物和情节进行概述。其次,第二部分是对“则天去私”的论述,具体阐述除了 “则天去私”思想的由来、表面含义。并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挖掘“则天去私”思想在《心》这部作品中的具体体现,结合当时的日本明治维新的时代背景,对人的“私欲”进行理解及深度思考。最后一部分,结合夏目漱石思想前期作品中“自我本位”的文艺思想,着重探讨从“自我本位”到“则天去私”的变化,深入理解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和影响。通过对参考文献的梳理,引用日本学者对于“则天去私”的褒贬不一的评论,说明“则天去私”的辩证以及对于“善”“恶”与“私欲”的关联。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拟能达到以下预期目标。一是“则天去私”思想是夏目漱石文艺思想的精髓,也是学界历来探讨的重点和难点。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够对“则天去私”这个思想有整体上的把握,理清“则天”与“去私”的辩证性。二是 “则天去私”在现实中的应用,这对当时的日本明治社会以及日本的进现代化都起到了积极的影响和推动,这也值得出于现代社会的我们思考和借鉴。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本文将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并加上描述性研究法和个案分析法。

研究步骤: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荒川 久寿男.明治の精神[m]三重:皇学館大学出版部,1987.

2)夏目漱石.こころ[m].東京:集英社,1991.

3)江藤淳.漱石とその時代[m].東京:新潮社,1999.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工作计划

1

第八学期 1- 8周:

论文开题,写出开题报告(拟写论文提纲),交指导教师审定签字。

2

9-13周:

在教师指导之下撰写论文 [10周:交一稿; 13周:交二稿]。

3

14-16周:

论文最后定稿,装订、上交。

4

16周或17周:

论文答辩(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