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约10000个结果。
全文总字数:2503字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研究意义: 日本大正年间从1912年开始到1928年结束,该时代的根本特征,是大正民主主义风潮席卷文化的各个领域。大正前期为日本自明治维新以后前所未有的盛世。自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后,日本垄断资本迅速发展,并成长为亚洲惟一的帝国主义国家。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不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都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中间阶层即中产阶级。这一阶层在政治上反对当时的军阀官僚专制,要求实现政党政治,实施普选,从而形成大正民主主义运动。后来称之为“大正民主”。 在此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大正文化带有鲜明的现代性,即主张确立近代自我,宣扬个人主义、理性主义,成为大正文化的基调。 这期间,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民主主义运动勃发。女性人文主义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灾难新闻,从字面上可以解释为,报道发生灾难的新闻。在日本学界对灾难新闻的表述为“災害情報”(灾难信息),“災害ニュース”(灾难新闻),“災害報告”(灾难报道)。日本自然灾害频繁,日本媒体非常重视平日里对普通民众的防灾和应对灾难信息的宣传,且在灾难发生之后,也能立即启动灾难预警机制,迅速、全面地对灾难进行报道。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发生9.0级大地震,是日本历史上最严重的大震灾之一,造成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损失,截止2012年3月11日,东日本大震灾共造成15854人死亡,3156人失踪,共计34万灾民流离失所。尽管日本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但此次危机事件的影响力以及引发核泄漏的问题在日本各界的讨论都是空前绝后。 本文将从此次事件入手,从纸媒到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系统中,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审美意识,作为精神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日本人的审美意识就以其浓厚的日本色彩,为世人所熟知,并且体现在日本文化的方方面面,如:日本的俳句、书道、茶道、花道等等,这些日本的传统艺术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且自成一派,使人们越去了解就越深陷于其魅力之中。归根到底,正是日本这种独特的审美意识,使得日本的传统文化受到大量追求者的追捧。 在国外,虽然是本居宜长(1730)首次提出了“物の哀れ”的文学理念,但物哀却是日本古已有之的美学思潮,他曾在自己文学作品中多次阐述“物の哀れ”:是“我”与“物”的共振与同情。而九鬼周造(1888)在《“いき”的构造》一书中系统的介绍和分析了日本所独有的美学“いき”:“媚态·骨气·死心”是其关键词。 在我
全文总字数:2286字1. 研究目的与意义《三国演义》自江户时代传入日本,一直受到日本人的关注。书中一些著名人物,脍炙人口的故事,竟能在那时的日本也能做到家喻户晓。尤其是昭和以来,日本掀起了一股译制改编《三国演义》的热潮,产生了许多经名家之手重制而成的三国作品。著名的有吉川英治的《三国志》,陈舜成的《秘本三国志》以及柴田炼三郎的《英雄三国志》等。其中尤以吉川三国志为最,可以说影响了几代人。本文着力研究这些作品对于原著改编的方式,探究日本昭和大家在面对《三国演义》这一来自中国的伟大作品时,是如何减少干扰而力求创新的。同时值得指出的还有,昭和时代正是中日关系极其复杂多变的微妙时代,本研究结合时代大背景,试图来展现这些作家热衷于对《三国演义》的改编的原因以及日本民众对三国故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包含参考文献)文 献 综 述 1.小谷敏.仮面ライダーたちの変貌-新人類世代と新人類ジュニア世代-.特集:子どもたちと他者: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の変貌と現代社会.2006 小谷敏は、平成ライダー第一作と呼ばれる『仮面ライダークウガ』の成功をはじめ、ライダーは明らかに変質していくと指摘している。その象徴の一つは、仮面ライダーの数がどんどん増えていったということ。クウガの敵役「未確認生命体」に、名称も言葉もドイツ#12539;ナチス風が見えなく、アジア系のイメージを持っている。それは第二次世界戦争により人達に悪の象徴としてのヒットラー=ナチスというイメージが深く浸透していた時代が遠のいてしまった故である。敵の行動もバスを襲うといったようなことから人を殺したり、世界を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两次改革。两次改革都是在学习了别国先进的文化后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其中大化改新照搬了中国的政治制度和经济改革。效仿中国建立年号,并由此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过渡,成为古代中央集权国家。明治维新,文明开化,在经济和文化上全盘西化,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逐渐跻身世界强国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开端。本课题旨在从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详细剖析日本民族的强者崇拜心理。希望从中能够学习日本经济强大的原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课题从不同历史背景下的两次改革中,比较统治者在政治经济文化不同领域进行的改革政策的异同.从大化改新时期效仿中国建立户籍制和班田制,租庸制;明治维新时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花道本起源于中国,自隋唐时代从中国随佛教文化一同传入日本。基于日本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神佛的敬仰,花道艺术在日本传播的过程中得到极大的发展。现如今,日本花道已经进入了空前繁荣的阶段,光是知名的花道流派就已经达到了两千多种。所谓花道,并不只是插花造型。日本人民通过花道艺术,表达了个人的情感,价值和审美。人们通过观赏插花作品,不仅能享受到具有艺术之感的视觉盛宴,更能体会到插花人想表达的无形的精神力量。 在国外,众多花道大师,花道研究者提出的见解,大多都流露出对自然生命的敬畏与尊敬,相信万物皆有灵,天人合一。未生流的笹冈三代家元笹冈隆甫,曾在《花道》中说“日式插花中没有瞬间的绚丽,插花动作结束的瞬间并非作品的完结。花的生命都是平等而不可替代的,花的生
全文总字数:2717字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研究意义: 敬语是日语重要特色之一,在整个日语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日本文化厅2007年颁布的《敬语指南》指出“敬语在顺畅交流,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由于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亦或是受到母语习惯的影响,对于中国人而言,敬语掌握极为困难。不能合理恰当的使用敬语,不但会带给对方不好的印象,还有可能妨碍正常的人际关系。即使是日本人在使用敬语的时候,也很容易就会出现用法不当,甚至用错的情况。更何况是在在日本工作的中国人。都说日语敬语很难,要准确使用日语敬语必须弄清其性质、功能及类别等,掌握敬语词汇和句型,并正确区分不同人际关系、利益以及场合等。职场中必须准确使用敬语,但中国人进入职场之后
1. 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目的:《三国演义》对于中国来说是家喻户晓的故事,是一部影响深远的小说。在日本《三国演义》也拥有许多读者,对日本的文化,文学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形成了属于日本自己的三国文化。曹操是两国对《三国演义》认识的最大不同。通过对中日曹操的研究,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发现中日两国对于三国价值观认识的不同,探究中日曹操差异对两国带来的不同影响。研究意义:《三国演义》对中日两国的文化、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日两国人民对他的认识各有不同,有着属于自己的理解,通过对中日曹操的对比研究,加深对中日两国文化,文学的理解。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国内部分:陆志胜(2014)通过《三国演义》与『三国志』曹操形象的比较,发现日本民族的自我与他者本土与异域关系的自觉意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日本是我国一衣带水的邻国,随着近年来两国交流的不断增加,对日本历史文化产生兴趣的中国人也越来越多。本课题旨在研究《聊斋志异》作为我国关于妖魔鬼怪的历史著作和作为日本民俗学创立者柳田国男的《妖怪谈义》中狐狸故事的比较与研究。自古以来,日本就是一个充满着神奇故事的国家。特别是关于妖魔鬼怪的民间轶事一直层出不穷。其中围绕狐狸的神话传说便是经久不衰的主题之一。而在我们中国有关狐狸的民间故事也数不胜数,狐狸在我们的印象中一直是以奸诈狡猾的形象出现。而在日本,狐狸有时也会作为崇拜的象征出现。本论文将论述研究人类社会和这些超自然现象的关系。国内外研究概况:参考文献:[1]岡崎柾男『江戸の闇魔界めぐり怨霊スターと怪異伝説』[M],東京美術,19
加微信咨询
加QQ咨询
服务时间:09:00-23:50(周一至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