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是否提升了服务企业创新效率开题报告

 2023-02-26 06:0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取消营业税改为征收增值税,并将增值税制度加以规范,这是我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手段。营改增作为我国实施结构性减税的重要措施之一,它的主要目标有消除重复课税、减轻税负、促进服务业的发展与经济结构优化。

营改增改革试点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于2012年率先在上海实施了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试点;又分4批次扩大至北京、江苏、安徽、福建、广东、天津、浙江、湖北8省(市)。第二阶段于2013年推向全国,同时将广播影视服务纳入试点范围;2014年铁路运输业、邮政业、电信业在全国范围实施营改增试点。第三阶段在所有行业实施,从2016年5月1日起,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并将所有企业新增不动产所含增值税纳入抵扣范围,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

现代服务业是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衡量区域综合竞争力和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与产业升级,实现我国新一轮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强大动力。但由于营业税全额征税且不能抵扣的特点,导致现代服务企业面临着严重的重复征税问题,不仅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同时也限制了企业的研发创新能力。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一、前言

(一)我国营改增变化的社会背景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曹诗文、张英明(2018)以我国信息技术服务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其2010-2015年的相关数据作为研究数据,对“营改增”与企业创新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发现:①“营改增”可以减少企业创新成本、增加创新投入,促进企业自主创新;②虽然融资约束会阻碍企业创新活动的进行,但是“营改增”可以有效缓解融资约束对于企业创新的抑制作用。

2.袁始烨(2019),以2010年至2016年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使用面板双重差分(differencein-difference) 模型,通过对比“营改增”前后企业创新投入与产出的变化,考察该项改革对企业创新力度的影响,并进一步讨论了企业产权性质与所处区域的金融市场程度的不同对改革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 ( 1) “营改增”显著地提升了企业技术创新力度; ( 2) “营改增”后非国有企业技术创新力度提升较国有企业更显著; ( 3) “营改增”后处于金融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的企业技术创新力度提升较其他地区更显著; ( 4) “营改增”后处于金融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的非国有企业技术创新力度提升较国有企业更显著。

3.张璇、张计宝、闫续文和李春涛(2019)利用2008—2015 年中国 a 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专利申请数度量创新产出,将中国2012年开始实施的“营改增”试点视为一个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和倾向得分匹配方法考察“营改增”政策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发现,“营改增”的实施显著降低了企业平均的税负增幅,促进了企业创新,并且税负增幅下降越多的企业,其创新产出就越多。进一步研究发现,“营改增”通过税负变化促进企业创新的作用在民营、中小企业和法制环境较好地区的企业更为凸显。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年11月20日完成论文选题;

2022年12月12日至2022年12月31日,收集并整理相关文献与数据资料;

2022年12月31日至2022年1月15日,撰写、提交开题报告,由老师审定后修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曹诗文,张英明.“营改增”促进了还是抑制了企业创新?——以信息技术服务业为例[j].科技和产业,2018,18(01):125-130.

[2]王桂军,曹平.“营改增”对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兼议制造业企业的技术引进[j].财经研究,2018,44(03):4-19.doi:10.16538/j.cnki.jfe.2018.03.001.

[3]袁始烨.“营改增”提升了企业技术创新力度吗?——基于“准自然实验”的证据[j].产业经济研究,2019(06):50-62 88.doi:10.13269/j.cnki.ier.2019.06.005.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