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经过几十年的历程我国的上市公司数量多达3000家,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但同时,资本市场中尚存缺陷之处也显现出来,例如财务造假事件的频繁发生。另外,伴随着虚高的营业收入和利润等问题的同时,还有企业对内部信息披露质量不够甚至违规的弊病,这不仅给审查监督造成不便,还使许多投资者蒙受不必要的损失,使公平竞争的环境遭到破环,使正常的市场经济的运行秩序受到严重地干扰。可靠的财报信息对于投资者而言是评判企业综合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重要参照依据,其真实性不言而喻,因此,为了有效避免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造假事件再发生、规范经济秩序、使企业注重以诚信为本的企业信誉,财务造假动因及其信息披露质量所存在的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本文研究目的:通过对现有学者的研究文献和理论进行分析总结,构建合理的模型,以国内数个具体造假实例的数据作为出发点,实证分析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机和原因以及信息披露质量方面存在的不足,同时基于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了防范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与提高信息披露质量的建议措施,给监督部门和报表使用者提供参考,为其他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本文理论意义在于:在已有国内外学者对于企业财务造假以及信息披露质量的研究基础上,分析当前的经济模式下,造假的各种因素和信息披露的不足。选取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反应因素间的关系,从而完善现有研究。 本文实践意义在于: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央提出的战略布局中对我国的未来发展有着明确的要求和长远的打算,面对我国经济由高速度到高质量的发展转变,在政府日益注重上市公司的发展问题的现实背景下,上市公司作为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得到了国家和政府的多方面大力支持,在此关键时期,严控上市企业的规范并防范其对财报的操纵,以期在未来实现良性发展,创造可持续利润,同时有关信息的披露目前也存有诸多质量不达标的问题,对此加以分析研究对于完善现有规则和加强对信息披露违规的改进都具有现实意义。 |
|
|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研究背景 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经过几十年的历程我国的上市公司数量多达3000家,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但同时,资本市场中尚存缺陷之处也显现出来,例如财务造假事件的频繁发生。另外,伴随着虚高的营业收入和利润等问题的同时,还有企业对内部信息披露质量不够甚至违规的弊病,这不仅给审查监督造成不便,还使许多投资者蒙受不必要的损失,使公平竞争的环境遭到破环,使正常的市场经济的运行秩序受到严重地干扰。可靠的财报信息对于投资者而言是评判企业综合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重要参照依据,其真实性不言而喻,因此,为了有效避免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造假事件再发生、规范经济秩序、使企业注重以诚信为本的企业信誉,财务造假动因及其信息披露质量所存在的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本文研究目的:通过对现有学者的研究文献和理论进行分析总结,构建合理的模型,以国内数个具体造假实例的数据作为出发点,实证分析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机和原因以及信息披露质量方面存在的不足,同时基于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了防范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与提高信息披露质量的建议措施,给监督部门和报表使用者提供参考,为其他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本文理论意义在于:在已有国内外学者对于企业财务造假以及信息披露质量的研究基础上,分析当前的经济模式下,造假的各种因素和信息披露的不足。选取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反应因素间的关系,从而完善现有研究。 本文实践意义在于: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央提出的战略布局中对我国的未来发展有着明确的要求和长远的打算,面对我国经济由高速度到高质量的发展转变,在政府日益注重上市公司的发展问题的现实背景下,上市公司作为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得到了国家和政府的多方面大力支持,在此关键时期,严控上市企业的规范并防范其对财报的操纵,以期在未来实现良性发展,创造可持续利润,同时有关信息的披露目前也存有诸多质量不达标的问题,对此加以分析研究对于完善现有规则和加强对信息披露违规的改进都具有现实意义。 |
二.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一)研究内容 1、查阅相关文献,对文献进行总结和分析。 2、理论分析,利用现有理论对财务指标进行检验,判断差距。 3、通过实证分析对比相关理论的有效性,得出合理结论。 4、总结上述研究成果,提出有效建议与意见。 (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当前的经济环境下,财务造假的现状如何?造假的推动力和手段有哪些?造假的后果是什么? 2、目前的经济形势下,我国的信息披露存在哪些质量问题、有何特征?是哪些行为导致的?影响披露质量的因素有哪些? 3、对比分析我国与世界的异同点,探究财务造假和信息披露质量问题两者间的关联,并提出治理对策与改进建议。 (三)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系统分析法。通过对相关现有文献分析归纳,找出现有研究不足和进一步研究的空间,提出本项目的研究目标,构建项目研究的总体框架和逻辑思路。 2、理论分析法。对当前经济背景下,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影响进行仔细剖析,结合相关现有理论,为后续分析的研究方向提供依据与帮助。 3、案例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梳理并比较各研究理论的观点、趋势变化以及实证案例的共性特点,从而找出普遍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数据比较,进一步分析症结并给出建议。 (四)写作提纲: 1、引言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3)研究方法 2、理论基础 (1)舞弊三角理论 (2)冰山理论 (3)GONE理论 (4)风险因子理论 3、文献综述 (1)财务造假研究 1.1舞弊手段 1.2识别方式 (2)信息披露质量研究 2.1质量问题 2.2造成原因 2.3影响因素 (3)文献述评 3、康得新案例分析 (1)康得新公司简介 (2)康得新造假回顾 (3)康得新财务造假动因分析 ——基于舞弊三角理论 (4)康得新信息披露违规分析 5、关联与建议 (1)财务造假与信息披露质量的内在联系 (2)建议 6、参考文献
|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财务造假综述 1.相关理论 目前学术界对于财务造假的理论除了利用本福德定律建立有关模型,进行数字统计和分析,通过实际数据衡量财务行为的风险(杨贵军,2019)这种方法,另外多以多种理论基础上进行的动因分析(许可,2021),其中以冰山理论、三角理论、GONE理论和因子理论为主流,在不同的理论分析方法上体现出不同的研究思路和探索成果。 王超(2016)通过研究提出,舞弊冰山理论主要由行为和结论两方面构成,舞弊的内容多为原本就存在的组织内部管理中产生。黄月菡(2021)认为舞弊行为的内容并不具备标准化程式,反而多发于主观,有时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这些不会轻易地 暴露出来,通常都会被很好地隐藏。基于W.Steve Albrecht(1995)提出的舞弊三角理论的分析,企业舞弊的产生的主要来源是压力、机会和借口,罗韵轩(2021)认为此三要素结合起来产生舞弊的结果,三者缺一不可,互相作用才能使舞弊生成。以GONE理论对财务造假的分析(王笑凡,2016)则是依据是 Bologua 等人(1993)提出的理论,从G(Greed贪婪)、N(Need需要)、O(Opportunity机会)、E(Exposure暴露)这四个方面进行切入的,其认为此四要素内外互补,有利于舞弊形成。风险因子理论最早是G.JackBolobana 提出的,他将风险因子分为个别和一般两种。连佩娥、杨宁霞(2022)据此认为因子理论与冰山理论存在一部分相似,但面对一般风险因子和个别风险因子时,舞弊者需要对两者结合后的效果加以判断,一旦判断的结果于自身有利,则其将实施舞弊行为。 2.舞弊手段 许涛(2019)通过研究中国新三板公司信息,得出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手段约可分为:信息披露不充分及时、关联交易、虚假营收、会计政策不当和会计估计变更频繁等。贾静妮(2020)认为挂牌公司常用手段包含虚增收入和利润、粉饰交易事实、关联交易操纵、利用资产重组扭亏造现、变更会计政策等来调节利润。其中虚增利润一项占比尤其大,关联交易操纵是近年来上市企业较常用的造假手段。黄世忠等(2020)以我国 2010~2019 年因舞弊而被处罚的一百多家 A 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总结出财务九类最高频舞弊手段,分别是收入舞弊,费用舞弊,货币资金舞弊,成本舞弊,减值舞弊,营业外收支舞弊,投资收益舞弊和其他。 3.识别方式 造假手段的更新为识别带来了更多压力。王晓杰(2016)运用定量分析财务报表之间以及同一张报表内部各项目之间的勾稽关系,提供了一种基于精确和模糊两种勾稽关系上、更全面的识别造假的方法。王美芬等(2020)认为财务造假的公司多有以下特征:业绩压力过大、曾被质疑或调查或处罚等,或可以尝试从这几个有效特征来识别公司是否财务造假。沈利刚(2021)则从注册会计师的角度指出被审计单位一般不会将公司的真实财务状 况及经营成果全盘告知审计人员,注册会计师需要在不被全盘告知真实财务状况的条件下,具备主动透过表面判断异常情况的能力,同时还要对异常情况给出相对合理的依据,鉴于此,他提出了三种识别财务舞弊的方式:一,将舞弊三角理论结合财务造假迹象,共同判断评估公司财务造假的总风险程度。二,从业务指标或财务指标的异常作为切入点,寻找重大错报领域。三,审计人员要对异常细节保持敏感,注重报表项目方面的重大错报。 (二)信息披露质量综述 1、相关理论 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造成影响的理论研究一直在不断丰富,其中有效市场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权衡理论是影响较大的四个。 张明昆(2018)等通过研究公司信息环境与其被卖空的几率,发现上市公司现存的信息披露不及时充分等现象使投资者对公司的信任度降低,从而让投资者为了规避风险更倾向选择卖空信息环境的股票。市场有效性和信息透明度不够,同时还加剧了市场监管鉴别成本。金洪飞等(2022)用投资者的行为代替公司的投资决策行为,发现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企业的投资行为被投资者监测的难度较大,易导致企业减低努力程度,并伴随信息披露质量下降。李粮(2020)认为,利益相关者理论将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有效整合到一个框架中,利益相关者相互制衡可以控制企业风险管理水平,提高信息披露质量。龚世杰等(2014)发现,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的社会责任会提高公司内控管理和财务绩效,进而提升信息披露质量的质量。史燕平等(2022)基于上市公司数据发现,动态权衡理论能使企业资本结构发生偏离,为了达到调整成本或其他财务需求的目的,信息披露质量也受到影响。 2. 主要问题 正如崔熔(2019)所认为的,在资本市场的信息披露体系中,会计信息披露占据了核心的位置,是最基础的依据,尽管国内外学者对此已进行了诸多探讨,但是主客观两方面存在的问题依然不可忽视。 客观上,张桢云(2022)通过研究发现信息披露形式单一、内容不够充分、风险信息不完整等问题依然不鲜。付洁茹(2022)认为我国信息披露存在误导性陈述、虚假披露、遗漏披露和披露不及时等问题。主观的披露意愿上,Alves Wellington(2020) 认为市场运行效率低,企业对于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意愿不足、主动性不高、信息透明度相对较低的现象十分普遍,导致企业发展受限、融资效果差等一系列问题,形成恶性循环。 3.影响因素 (1)内部因素 Matin Dierker 和 Avanidhar Subrahmanyam(2017)通过拓展已有的多期理性预期模型,得出对于公司来说,在信息公开之前持有资产的风险越大,或者投资者的风险厌恶程度越高的结论,因此推迟信息披露对于企业而言可能是一个有利选项,但无限期的推迟往往伴随着违规行为的发生。Sun Lu 和 Ren Lin-lin(2017)通过使用描述性统计方法指出我国上市企业更倾向于通过信息披露违规来获取利益,包括担保、关系交易、任性股票交易等,因为信息披露违规行为大多出现在重大事项公告的半年度报告中。闫伟宸(2018)通过研究发现企业高管姓氏的“本家关系”会对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产生负向影响,尤其在股权集中的公司更为凸显。陈西婵,刘星(2021)则发现客户集中度与信息披露动力呈负相关,供应商和企业的私有信息沟通还能减轻违规披露的后果。 (2)外部因素 Alves Wellington(2020)认为尽管经济不断发展,但由于会计信息披露的制度不完善、结构不合理等原因,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仍继续加强,这对上市公司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上市公司应始终把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理念贯穿于发展的始终。Ioan -Ovidiu Spatacean (2015)发现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监管体系目前尚不健全,许多上市公司没有严格遵循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导致信息披露质量不达标,披露内容缺乏连续性、可比性等。沈利刚(2022)认为注册会计师是资本市场的“看门人”,但是其对财务报表保持的怀疑与警惕尚显不足。陈国辉(2018)等人发现企业的社会责任对应规披露和自愿披露都有显著帮助,对盈余管理抑制作用明显。潘珺、余玉苗(2017)发现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越高、审计经验成员越多,越有利于抑制企业盈余管理行为,提高信息披露质量。陈大鹏(2019)等人发现,管理层为了让员工股解禁时套现更多从而进行正向盈余管理,推高股价,从而降低了财务信息披露质量。 (三) 文献述评 综上所述,在财务造假动因方面,国外学者的研究起步较早,也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理论和检验成果,大多数情况都围绕各种多因素理论,得出的结果存在不同程度的出入。在实践中,对财务造假的分析方法和思路方面,通常对考虑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等财务报表的调节以达到增加利润和资产、减少负债的目的;防治对策方面,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都涉及到了企业的内部治理和外部监管;国内学者的研究大多是基于实证与造假的关系提出相应的理论补充,有的则是从企业造假的原因和手段入手来提出对应的理论观点或策略。 信息披露质量方面,非完整性披露是会计信息违规披露方面主要的舞弊手段。问题主要集中在主观上的披露意愿不高、披露理念未引起重视,以及客观上的形式单一、内容遗漏或虚假、披露不及时等,与此相关的理论,影响力度比较大的为权衡、信息不对称、利益相关者和市场有效性理论。影响因素上,内部主要是经营状况、管理者、员工和客户关系对企业信息披露带来影响;外部主要是披露制度、监管体系和企业社会责任对信息披露质量产生影响。但是,对财务造假与信息披露质量两者间是否存在关联的探究和建议还可以进一步补充。 |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四. 论文(设计)的研究计划或撰写方案: 本课题论文计划从2022年11月开始,至2022年6月结束,共历时8个月。 1、2022 年 11 月-2022年 12 月收集整理研究所需文献、数据等资料,制定详细研究计划和具体研究方案,填写开题报告; 2、2022 年 1 月-2022年 3 月完成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论文初稿及修改稿; 3、2022 年 3 月-2022 年 5 月继续修改论文,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完善; 4、2022 年 5 月-2022 年 6 月整理研究成果并进行答辩。 |
5. 参考文献
五. 参考文献: |
[1]范芯菱, 胡北忠.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动因及对策探析——以瑞幸咖啡造假事件为例[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1, 24(23):2. [2]刘予琦, 康小兰, 江雨臻.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动因探究[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1(13):3. [3]杨贵军, 周亚梦, 孙玲莉,等. 基于Benford律的Logistic模型及其在财务舞弊识别中的应用[J].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9, 34(8):7. [4]许可. 基于GONE理论的财务舞弊案例分析 ——以瑞幸咖啡为例[J]. 现代商业, 2021(24):3. [5]马春英, 张敏. 浅谈公司财务造假及防范对策——以亚太实业为例[J]. 时代金融, 2018. [6]王美芬 , 李传双 . 财务造假上市公司特征分析 [J]. 商场现代 化,2019(04):177-178. [7]黄月菡,陈庆杰.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手段及其审计研究[J].科技和产业,2021,21(10):197-202. [8]王超.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及审计对策[J].西部财会,2016(02):75-77. [9]罗韵轩,陈卷逸.基于舞弊三角理论的企业财务造假分析及思考——以康得新为例[J].商业会计,2021(21):70-72. [10]王笑凡. 基于GONE理论的大智慧财务舞弊案例分析及治理对策研究[J]. 国际商务财会, 2016(8):5. [11]沈利刚.注册会计师视角下的财务造假识别模型探究[J].中国注册会计师,2022(02):104-107. [12]连佩娥,杨宁霞.基于风险因子理论的财务舞弊问题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2(04):152-154. [13]贾静妮, 周郑.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动因及对策研究——基于风险因子理论[J].财会学习, 2020(16):2. [14]李粮.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与混改国企协调发展——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视角[J].经济问题,2020(05):79-88. [15]陈国辉,关旭,王军法.企业社会责任能抑制盈余管理吗?——基于应规披露与自愿披露的经验研究[J].会计研究,2018(03):19-26. [16]陈大鹏,施新政,陆瑶,李卓.员工持股计划与财务信息质量[J].南开管理评论,2019,22(01):166-180. [17]张明昆,李占领.我国信息环境对卖空投资者的影响研究——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视角[J].财会通讯,2018(18). [18]金洪飞,陈莹莹. 信息不对称下的收入不平等与社会投资[J/OL].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23[2022-04-21]. [19]闫伟宸.“本家关系”会影响企业信息披露质量?——基于高管变更的实证研究[J].投资研究,2018,37(07):71-91. [20]陈西婵,刘星.供应商(客户)集中度与公司信息披露违规[J].南开管理评论,2021,24(06):213-226. [21]潘珺,余玉苗.审计委员会履职能力、召集人影响力与公司财务报告质量[J].南开管理评论,2017,20(01):108-118. [22]龚世杰,林静静.企业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财务绩效关系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J].现代商贸工业,2014,26(04):22-23. [23]史燕平,杨文涛.资本结构偏离与融资租赁决策——基于资本结构动态权衡理论[J].经济与管理评论,2022,38(01):78-91. [24]Cui X H ,Liu L F . An Analysis of Financial Fraud Cases of Listed Companie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nal Control——Take Sunlight for Example[J]. SpecialZone Economy, 2019. [25]Cheng Ching-Hsue,Kao Yung-Fu,LinHsien-Ping. A financial statement fraud model based on synthesized attributeselection and a dataset with missing values and imbalanced classes[J].Applied Soft Computing Journal,2021,108: [26]王博,梁纪童,赵隆昌. TheReasons of Audit Failure Based on Sub-stantive Analysis Procedure—TakeZhengzhong Zhujiang’s Audit Failure of Kangmei Pharmaceutical as an Example[J]. 金融,2021,11(03): [27]Matin.Dierker,Avanidhar.Subrahmanyam:Dynamic.Information.Disclosure[J].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2017:601-621. [28]Alves Wellington, Silva Angela, RodriguesHelena Sofia Green Practices as aPathtowardstheSustainability: Evidence fromPortuguese Companies[J] Business Systems Research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the Society for Advancing Innovation and Research in Economy, 2020, 11(2). [29]Ioan - Ovidiu Spatacean Ensuring BusinessContinuity Assumption for Romanian Investment Firms–An Expression of GoodGovernance in Financial Reporting[J] Procedia Economics and Finance, 2015, 26(C) [30]Sun, Lu; Ren, Lin-lin: Research on theaccounting fraud approaches of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Global Businessamp; Finance Review (GBFR) [J]. ISSN 2384-1648, People amp; Global BusinessAssociation (Pamp;GBA), 2017,Seoul,Vol.22,Iss.1:,1-7. [31]Qian Ma.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financial information disclosure of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in China[J].Financial Forum,2021,10(1):318-333. [32]Shumin Ge,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ofFinancial Fraud of Listed Companies—Taking [1] Greencool Incident as an Example[J].Finance andMarket Volume 5,Issue 4.2020 [33] Michael King. Financial fraud investigative interviewing– corporate investigators’ beliefs and practices: a qualitative inquiry[J].Journal of Financial Crime,2020,28(2):
|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会计视角的环境损害成本的价值补偿经济政策设计开题报告
- 股票回购公告的市场反应研究——基于烽火通信的案例分析开题报告
- 企业并购带来的经济增加值评估—以天润乳业并购天澳牧业为例开题报告
- 风力发电行业环境效应与价值测算模型研究开题报告
- 浅析我国快递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开题报告
- 环保税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平衡点的实证分析开题报告
- ESG报告披露市场反应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H股上市公司实证检验开题报告
- 风险分散还是风险规避?——资本结构对海外投资国际区位制度距离选择影响研究开题报告
- 亚马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视角下的财务报表分析开题报告
- 民营企业跨国并购支付方式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美的集团为例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