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研究意义环境影响评价(envrinomental impact assessment,简称eia)也称环境预断评价或环境未来评价,是环境质量评价的类型之一,它有时也与环境评价或环评交替使用。
johnwiley早在1975年就提出:环境影响评价是一种旨在识别和预测立法提案、政策、计划、项目和经营程序对生物地球物理环境和人类健康与福利的影响,并解释和交流有关这些影响的信息的活动。
20世纪70年代中期,欧美一些发达国家认识到单个项目环境影响评价(e认)的不足,开始将环境影响评价(e认)的应用扩展到规划层次。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研究目标:通过对规划方案评价、论证,提出修改意见,然后对修改后的规划方案再进行环境影响分析论证,减少或避免环境问题的出现。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在于:它不仅仅是提出措施使规划实施后所产生的环境影响最小化,而且更是使规划所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最小化,使得土地利用规划成为绿色规划和可持续规划。
研究内容: (1) 土地利用规划环评理论基础研究在分析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及土地利用规划环评的概念及内涵进行探讨,并分析比较土地利用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的异同;借鉴战略环评与项目环评的相关理论,探讨土地利用规划环评指标体系建立的理论基础,认为主要包括可持续发展理论、系统学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及协调度理论。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主要运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具体的实践问题中,结合相关理论,解决现实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项目中具体涉及到的研究方法有:(1)文献综述法。
通过对以往学者、专家对该问题的研究和阐述进行深入阅读,了解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从产生到发展的过程,总结专家对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问题的研究进展,为创新计划提供理论与学术支撑。
4. 研究创新点
我国开展的环境影响评价多是围绕建设项目进行的,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方法发展己经很成熟,而战略环境评价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合理进行学科交叉开展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探讨评价程序、内容、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计划时间 预期进展 2014.12.162015.1.15 前期准备,阅读相关理论资料 2015.1.162015.2.15 通过年鉴、网络查询及走访实地搜集资料 2015.2.162015.3.15 整理、筛选、分析数据 2015.3.162015.4.10 构建模型并对数据结果进行分析 2015.4.112015.4.30 系统分析并得出结论,完成论文初稿 2015.5.1 2015.5.18 论文修改、定稿及论文答辩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